亞洲首例!本地結腸直腸癌末期病患 成功進行活體換肝手術

本地醫學界新突破!61歲結腸直腸癌末期患者經過傳統治療和活體換肝手術後,體內癌細胞完全去除,成亞洲首例。

亞洲首例!本地結腸直腸癌末期病患 成功進行活體換肝手術
本地醫學界新突破!61歲結腸直腸癌末期患者經過換肝手術後,體內癌細胞完全去除,成亞洲首例。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療團隊發布這項消息時表示,這項手術讓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從百分之10提高到百分之60。
本地醫學界新突破!61歲結腸直腸癌末期患者經過傳統治療和活體換肝手術後,體內癌細胞完全去除,成亞洲首例。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醫療團隊發布這項消息時表示,這項手術讓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從10%提高到60%。
病患林意鳴是一名清潔工,兩年前到黃廷方綜合醫院求診時,醫生髮現她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肝臟。不過,當她的案例在內部會議中被提到時,國立大學醫院肝膽胰外科顧問醫生邦尼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Glenn Bonney)和團隊發現,她可能可以接受換肝手術保命。
須符合44項標準才能開刀
不過,這類手術只適合8%到10%的末期病人。團隊中的其中一名醫生-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中心腫瘤血液科顧問醫生何靜珊說,換肝手術風險很高,因此病人必須符合44項標準才能開刀。
何靜珊說:「大多數的第四期大腸癌病人來到我們這邊,就是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我們就是以化療或免疫系統醫療方式來控制腫瘤的生長。但是林女士的狀況來到我們這邊時,原本手術不在我們考慮當中。慶幸的是,進行了差不多一年的化療後,她的反應非常的好,所以我們開始考慮這種換肝手術到底能不能給林女士更好的康復機會。」
這項標準是邦尼副教授率領的國大醫院醫生和一組世界級專家團隊共同研究出的,去年9月發布在國際醫學期刊上。
兒子捐出70%的肝臟
林意鳴於是在國大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這項手術;醫生在切除大腸里的癌細胞後,為她進行化療,抑制肝臟里的癌細胞,兩個月前她接受了兒子的肝臟活體移植,反應良好,她說,為了兒子,她會好好活下去。
林意鳴說:「醫生告訴我,我做了這個手術,有些藥是要吃一輩子的,我跟醫生說只要有這個命在,吃藥是小事,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做,還有很多日子要過。」
她說,最感激的是醫生和護士們,雖然本地沒有先例,但她在得知能接受這項手術時,也沒有遲疑。
22歲的兒子吳俊樂目前在服兵役,他說,得知自己的肝臟能救媽媽後,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雖然捐出70%的肝臟,但他一向健康活躍,肝臟在六個星期內就長回原來的體積。
目前團隊正在評估至少一名病患,看是否能跟隨林女士的腳步,通過肝移植手術獲得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