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SG著重預防護理 王乙康盼中醫加入計劃

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健康SG計劃著重於預防護理,因此他希望中醫也能在計劃中,扮演角色。
我國在衛生保健領域採取的是綜合策略,緊急治療、公共衛生和老年護理都由衛生部綜合管理,這讓衛生部能調動資源,推展全面計劃來照顧國民的健康。衛生部長王乙康也說,健康SG是改革我國衛生保健系統的重要一步,須要各個環節的配合才能取得成功。
衛生部長王乙康總結《健康SG白皮書》辯論時表示,要改善國人健康,塑造更健康的新加坡,需要集合家庭醫生、社區夥伴,僱主、居民等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力量,共同推動實現這份白皮書的目標。
「任何社會到了一定的時間,都會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這是個迫切而且嚴峻的考驗,有些國家的醫療保健系統因此破產,或是讓醫療保健拖垮社會和經濟。我們決心要克服這項考驗。」
部長也指出,預防性護理是健康SG計劃的關鍵,而這正是中醫的強項,它可以在健康SG計劃扮演一定的角色。
「中醫的強項是預防性護理。2000多年前就已經有這樣的說法,養生三法:『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部長指出,衛生部過去一年同中醫團體成立了兩個工作小組,就提升中醫臨床培訓和職業發展展開工作。這項工作的成果,可作為接下來探討中醫領域在健康SG計劃扮演角色的借鑑。
至於有議員擔心,在固定醫生機制下,一些家庭醫生可能會因為太受歡迎,無法應付需求,王乙康說當局會要求家庭醫生限定人數,並鼓勵民眾以他們一向求診的醫生作為固定醫生。
「我很欣慰,我們因為擔心需求過度而開展這樣的討論,某個程度上來說這是好事,總比沒人要選固定醫生的回饋來得好,我認為後者的問題會更大。」
部長也說,確保人力資源足夠是我國醫療護理領域面臨的另一大挑戰。儘管這個行業仍能吸引並留住本地員工,但面對世界各地的搶人競爭,我國過去幾年流失了不少外籍護士。
王乙康表示,我們必須留住外籍護士,這樣才可能減輕護士的負擔和工作量,同時確保年長國人和病患獲得妥當照料。
「護理勞動隊伍主要還是會由本地員工組成,但外籍護士人數將增加並扮演更重大的角色。衛生部因此正在尋求建立多個招募管道,從不同來源國引進好的外籍醫療護理員工,為他們提供進一步的培訓。」
本地醫院、診所和樂齡綜合服務中心到了2030年估計所需的護士,專職醫療等人員將增加到8萬多人才能應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