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冒充受害者的親友,不法之徒謊稱對方在本地品牌舉辦的活動中「中獎」,實則是為了竊取受害者的個人資料。警方指這類詐騙捲土重來,今年1月至7月26日,至少124人受騙,損失總金額至少33萬元。
新加坡警察部隊星期三(8月2日)發文告,揭露這類詐騙手法的詳情。警方指出,騙子一般上通過入侵或冒充受害者親友的社交媒體帳戶,在社媒平台如臉書或Instagram誘導受害者參與不同品牌如「Lazada」或「Grab」等舉辦的活動。
受害者過後會被告知他們在這些活動中「中獎」,但需要提供電話號碼和或不同平台發出的一次性密碼(OTP)以領取獎品。殊不知,騙子其實使用這些OTP來完成連結受害者銀行戶頭或銀行卡的交易。
在一些案件中,受害者收到的OTP其實是用來重置社交媒體戶頭的密碼,而受害者在提供OTP後,就會發現社媒戶頭被入侵。有一些受害者也會收到連結,而這些連結其實用來重置他們的戶頭等,導致騙子取得這些戶頭的控制權。
警方說,騙子也有可能讓受害者提供轉帳卡或信用卡的資料等,而受害者答應後就會收到一個連結,但這個連結其實是一個釣魚連結,受害者點擊後就會發現銀行戶頭或電話帳單過後會出現未經授權的交易。
若有類似騙案的資料,公眾可上網或撥警方熱線1800-255-0000求助或通過www.police.gov.sg/iwitness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