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許多海外華人家長都在網絡上反饋了一個重要的新情況:涉及到他們回國時孩子的國籍問題。
這個話題也是讓海外華人熱議。
具體的案例是一對紐西蘭華人夫婦,丈夫擁有紐西蘭永居,妻子持有工作簽證,並在紐西蘭生了一個孩子。
由於孩子在紐西蘭出生,自動獲得了紐西蘭國籍。
當一家人回到中國時,孩子使用紐西蘭護照申請了中國簽證。
回國後,父母希望給孩子辦理居留證,以便孩子以外籍身份在國內上學。然而,他們被告知孩子擁有中國 國籍,應該申請戶口而不是居留證。

這意味著孩子在中國本來就是中國公民,不需要居留證。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從美國回國的華人家庭身上,並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得到了瘋狂轉發。


截圖中提到了一個關鍵問題——國籍衝突。
國籍衝突是指關於一個人可能同時擁有多個國家國籍,導致國籍法規之間出現矛盾。
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國籍法可以分為兩種:
1. 出生地國籍法;
2. 血統國籍法。
前者意味著孩子在某國出生就自動獲得該國國籍(典型的例子是美國、加拿大),而後者意味著孩子跟隨父母的國籍,無論在哪裡出生。
因此,一個在美國出生的華人孩子,在出生時就可能面臨國籍衝突,即既擁有美國國籍又擁有中國國籍。
雖然這兩種國籍都是合法的,但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因此國籍衝突就產生了。
或許會有人疑惑:既然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那為什麼拿了紐西蘭或美國國籍的孩子回國後還能在中國上戶口呢?
確實,這是因為孩子自動獲得了中國國籍,所以可以辦理戶口。
至於孩子擁有其他國家的國籍,中國並不予以認可或處理。
有人會問:那成年人是否也可以實現現實操作中的「雙重國籍」呢?
答案是否定的。
什麼是雙重國籍?
雙國籍是指一個人擁有兩個國家的國籍,兩個國家的公民身份。
目前世界上約有90個國家,以不同方式程度承認接受雙重國籍,最主要的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法國、瑞士等國。
世界各國對雙重國籍承認方式有三種:
1、明確完全承認
憲法和國籍法規定公民可以有雙重國籍,如俄羅斯憲法規定:俄羅斯公民可以擁有外國國籍
2、間接承認(默許)
憲法和國籍法對於雙重國籍沒有禁止性條款,按照法律推論,不禁止就是允許。
比如美國,愛爾蘭,澳大利亞,法國,波蘭等等。
3、有條件有限期承認:比如德國,奧地利、法國、墨西哥等國。
這裡說下澳洲。
新移民在加入澳洲國籍後,是可以保留原來國籍的,但不可以加入澳洲國籍後再申請加入其他國籍,否則你就必須放棄澳洲國籍。
澳洲憲法第44條,承認過忠誠於外國的外國公民,也就是雙重國籍人士,是不能當選澳大利亞參議員或眾議員的。

禁止雙重國籍國家
包括中國,世界上有27個國家完全不承認雙重國籍 其他的國家有緬甸、寮國、馬來西亞、蒙古、汶萊,朝鮮,尼泊爾 古巴等這些國家。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中國不承認也不允許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
根據《國籍法》第9條,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為什麼禁止?
那,為什麼那麼多國家承認雙國籍,而中國卻不承認呢?
背後的原因非常複雜。
其實在很早之前,中國是承認允許雙國籍的。
1909,清朝政府頒布中國第一部國際法《大清國條例》,明晰表示中國奉行血統原則 ,不管在哪裡出生,只要是中國人後裔,就擁有中國國籍, 非常開放。
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閩粵浙因為土壤貧瘠,戰亂不斷、物資匱乏導致生存艱難,老百姓很早就開始去東南亞謀生,所以,東南亞地區就有大量的中國人。
二戰結束後,東南亞華人就有1500萬人, 這些東南亞的華人,天生就擁有了雙重國籍。
為了防止西方國家和平演變,為了防止東南亞國家滲透意識形態,為了鞏固後方,我們和東南亞華人華僑團體建立了非常緊密的聯繫。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和中國建交,美國要求中國停止對東南亞一些團體的聯繫。
中國那時候,也將國家重心轉到經濟改革開放上決心發展經濟,為了消除誤會、解除懷疑、保護華僑,改善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就慢慢開始廢除雙國籍的進程。
印尼萬隆會議上,中印簽訂《關於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取消華僑的雙重國籍 中國表示這個政策同樣適用於其他國家,希望用這個條約解除東南亞國家的顧慮,隨即,也停止了對東南亞一些華人團體的支持支援。
1980年,中國為了徹底打消這些國家的疑慮,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籍法》,以法律形式確定中國不承認雙國籍,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
為什麼不實現雙國籍?
1. 中國在全世界各地華僑眾多, 如果中國允許雙國籍,這些國家最怕的就是中國對海外華人進行統一思想宣傳鼓動和進行法律上的庇護, 為了發展經濟,為了不讓這些國家對中國有誤解和恐懼,為了保護海外華人華僑 ,所以不實行雙國籍。
2. 放開雙國籍,容易造成國與國之間的法律衝突,如果罪犯有雙國籍,那麼在中國進行行政司法,會受到外國法律干涉。
比如犯罪分子腐敗分子外逃國外後,他們擁有的外國國籍可能使他們免於中國法律的懲罰。
所以加入外國國籍者,必然需要放棄中國國籍,註銷中國戶口、身份證 。
那麼,雙國籍,中國未來會放開嗎?
結論是,很難。
國籍問題對於海外華人家庭的下一代確實是一個複雜且重要的問題。

華僑子女直接上清華北大「捷徑」已被堵死
記得是在2016年的時候,網上流傳著一個說法,即取得外國國籍的子女更容易被國內著名高校錄取!
幾年前,確實如此,一些身邊澳洲華人朋友的女兒通過了國內名校的錄取。
然而,隨著新政策的出台,鼓勵回國的華僑子女辦理戶口,這條"捷徑"實際上已經被堵上了!
現在,所有子女如果想進入國內的名校,只能遵循規定的渠道,和普通國內學生一樣參加考試,沒有特殊待遇可言。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關於國籍的寬鬆政策通常只適用於未成年人。
因為,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的世界充滿了希望和未知。因此,對未成年人的國籍選擇權利需要特別保護。
18歲之前,他們並沒有足夠的法定行為能力,所以不能以"自古英雄出少年"為由來要求他們對國籍做出重大選擇。
所有國籍的選擇權利必須留到他們成年以後。
因此,一旦成年,孩子們就不能再隨意選擇雙國籍或多重國籍。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孩子持有澳洲的護照,而父母持有中國護照,那麼在18歲之前他可以申請中國國籍和戶口,但到了18歲後,如果選擇了某個國家的護照,就不再擁有其他國家的護照了。
這是所有家長和孩子必須牢記的一點!
早晚都會面臨這個問題,無法逃避。
因此,有人認為"在現實操作層面,現在已經形成雙重國籍了"是不準確、不客觀且不負責任的說法。
總而言之,國籍問題對於海外華人家庭的下一代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認真對待,並按照法律規定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