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首家數碼銀行合作,
設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與中國首家數碼銀行——微眾銀行(WeBank)聯合設立一個金融科技(FinTech)研究中心,旨在幫助銀行客戶隨時隨地獲得個人化銀行服務。

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為這個設在南大的聯合研究中心主持了推展儀式。
合作雙方聯合文告指出:雖然多數銀行服務可以上網進行,但一些服務例如申請大數額貸款和財富管理諮詢服務,仍然需要面對面完成。因此,研究中心的首要研究目標是把機器生成個人化金融資訊內容和服務帶給用戶。
例如,研究中心將結合行為科學與先進數據分析,開發能隨時隨地為用戶提供個人化財富管理諮詢的服務。這將幫助使到財富管理諮詢服務不只是富裕人士可得到,而是廣大民眾都能夠獲得服務。

截圖自NTU Singaporetwitter
中心的研究團隊也將探討能夠改進銀行服務的方法,包括採用區塊鏈科技,以及應用物聯網(IoT)與機器學習技術來開發新式的數碼金融服務。
這個五年的夥伴關係將集合來自南大和微眾銀行的35名研究科學家和工程師,進行各項合作。雙方昨日在推展儀式上簽署了合作協議。
金融科技風正大!
自2015年以來,全球眾多企業開始探索金融科技技術以來,金融科技呈現出爆炸式的發展,科技行業與金融行業紛紛入局。

雖然其中有不少優秀企業,但也不乏一些無實質技術儲備、借金融科技之名行政策套利之實的企業。
金融科技的內涵與範圍:
關於金融科技(FinTech)的內涵,國際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給出了一個國際通用的標準定義:
「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它能夠產生新的商業模式、應用、過程或產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新政府在FinTech方向的決心:
新加坡宣誓:2020年底前,要投資金融科技(FinTech)1.58億美元。但不是為了要搶傳統大銀行生意,而是要幫它們搶下更多生意。
而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金融業產業轉型藍圖,未來每年將在金融服務業創造3,000個新職位,而同時在金融科技行業再創造1,000個新職位。
金融管理局的目標是推動金融行業年增長率達到4.3%,生產力按年增長2.4%。

資料來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其中該藍圖關於促進就業方面做出了如下表述:
工作崗位和技術:
補充商業戰略和創新議程將是一個積極的技術計劃,以幫助金融部門的員工建立世界一流的技術,並保持強大的新加坡核心。隨著數位化、自動化和工作角色的發展,現有的專業人員必須具備新的技術和能力。
MAS將繼續與金融機構,第三方合作夥伴和大專院校合作:
建立強大的專業人才管道,特別是資訊技術;
通過專業轉換計劃,將專業人員重新部署到就業成長領域;
通過加強職業諮詢服務來促進就業。
留學值得關註:搭上這波政策紅利快車:
金融危機以後,金融科技(FinTech)一詞頻繁出現在財經新聞中。
對於FinTech,沃頓商學院給出的臨時定義是:用技術改進金融體系效率的經濟行業;
Fintech並非簡單的「在網際網路上做金融」,而是基於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實現金融服務和產品的發展創新和效率提升」;
新技術的運用正在改變金融行業的生態格局,傳統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都將參與其中。
對於在新加坡深造的同學們來說,新加坡在金融業極具優勢的領先地位和國際化程度,將更有利於大家通過這樣的平台進入全球金融市場。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再者新加坡留學費用較其他英聯幫國家低廉,包括公立大學及政府理工學院等都設有多種獎學金,並在修完一個學期後,可申請兼職。
另外新加坡是高度發達的移民國家,人口有負增長趨勢,畢業後可以申請新加坡永久公民及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