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12月4日),新加坡首批數字銀行牌照得主揭曉。這意味著,這裡將首次允許非銀行提供銀行服務。首家數字化全面銀行牌照由Grab-Singtel財團和科技巨頭Sea獲得。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還向馬雲的螞蟻集團以及由綠地金融控股、香港領匯和北京合作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組成的財團頒發了數字批發銀行牌照。

(圖片來源:The Straits Times)
1. 什麼是數字全行(Digital Full Bank)?
數字化全行可以同時服務於零售客戶和企業客戶。與任何傳統銀行一樣,它可以為新加坡國人提供開戶、存款、貸款、借記卡和信用卡、支付和投資產品等服務。但所有服務都將在網上完成,數字銀行沒有實體分行或ATM機。
2. 什麼是數字批發銀行?
他們將只服務於非零售客戶,比如中小企業。
3. 如何從數字銀行中獲益?
總體來講,數字銀行將為客戶提供更多便利——數字銀行24小時不間斷服務。客戶將享受更高的利率。由於開銷較少,無分行的數字銀行可能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此外,金融產品的費用也可能更低,因為沒有中間商。
最後,一些群體,如低收入者,企業家和微型企業,將從低成本的數字銀行獲益。例如,數字銀行可能會提供不設最低金額的存款帳戶開立,或者採用不同的信用風險評估方式。

4. 數字銀行有沒有潛在的缺點?
顧客可能會面臨的挑戰包括:
- 技術和服務中斷
- 個人信息安全問題
- 沒有專業的服務人員
5. 其他國家是否有數字銀行?
數字銀行並不是全新的概念,在很多國家都可以看到數字銀行的身影,比如中國阿里巴巴的MYbank和騰訊的WeBank,日本SBI住神網絡銀行(SBI Sumishin Net Bank),韓國的加高銀行(Kakao Bank), 香港的整潔(Neat Bank), 越南的Timo, 澳大利亞的Up Bank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