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挪威藥品管理局稱,挪威出現了23例與Pfizer-BioNTech新冠疫苗(又稱輝瑞疫苗)相關的死亡事件,所有死亡均出現在80歲以上免疫力較弱的老年人群體中。

圖片來源於路透社
挪威藥品管理局首席醫師西格德(Sigurd Hortemo)指出,報告顯示,mRNA疫苗常見的副作用(例如發燒、噁心等)可能是導致這些體弱老人死亡的原因。
隨著疫情的進一步蔓延,不小小夥伴都希望可以儘快的接種疫苗,但同時又擔心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那麼,疫苗的原理究竟是怎樣的?會可能出現哪些副作用?如果出現了副作用,保險可以報銷嗎?今天小編將通過這篇文章為大家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1. 疫苗簡介
基本原理
眾所周知,白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抗擊病毒的重要戰鬥力。不同的白細胞以不同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任務,比如巨噬細胞負責吞噬和消化病毒,並留下一些病毒,稱為抗原。而B淋巴細胞則負責生產攻擊抗原的抗體,T淋巴細胞負責清除體內已被感染的細胞。
新冠疫苗可以幫助我們在不生病的情況下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力,其目的是刺激身體產生抗體。通俗的講,就是在人體內訓練出大量「有記憶的」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讓它們記住未來應如何對抗新冠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的疫苗都不會使核酸檢測呈陽性,但有可能使你的血清抗體檢測呈陽性,專家組正在研究新冠疫苗對抗體檢測結果的影響。接種者在國內外醫學檢查中,如遇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為陽性、核酸檢測等其他檢查結果為陰性,可聲明已接種疫苗並出示接種證明,以便相關機構鑑別診斷。
研發步驟
01 臨床前實驗
科學家會拿疫苗在恆河猴和小白鼠身上做實驗,以產生新冠的特異性抗體為目的。
02 一期臨床實驗
科學家會找幾十個志願者注射疫苗,研究人對新藥的耐受性,提出初步的、安全有效的給藥方案,以指導下一階段的臨床試驗。
03 二期臨床實驗
科學家會將上百人分成若干組進行實驗,其目的是初步評價藥物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為三期臨床試驗研究設計和給藥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
04 三期臨床實驗
三期臨床實驗的目的是進一步驗證藥物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評價利益與風險關係,最終為藥物註冊申請的審查提供充分的依據。
05 申請註冊
藥企將報告提交給政府,經政府審核批准後上市。需要注意的是,三期臨床實驗是要做很久的。但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指數型蔓延,在三期臨床實驗中表現良好的疫苗已開始用於接種。
疫苗種類
目前受世界衛生組織認可,並且正在進行三期臨床實驗的疫苗共有以下5類:
mRNA疫苗:例如Pfizer-BioNTech,Moderna
載體疫苗:例如Astra-Zeneca, Gamaleya
滅活病毒疫苗:例如Sinovac,Bharat
蛋白質亞單元疫苗:例如Novavax, Sanofi-Pasteur
病毒樣顆粒疫苗:例如Medicago
目前新加坡政府預購的疫苗為Pfizer-BioNTech。
2. 疫苗的副作用
據各國媒體報道,目前各國接種疫苗的人群中出現了個別副作用,如下圖。
疲倦

小編在此列舉這些不良反應,旨在讓大家理解副作用的存在,而不是讓大家害怕新冠疫苗。事實上疫苗出現輕微副作用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時在接種疫苗後,發燒等症狀是身體正在增強免疫力的表現。而嚴重副作用患者在世界範圍內也僅僅是個例,大家不必恐慌。
需要注意的是,以前研發一款疫苗一般需要10年左右,但新冠疫苗的研發只花了一年左右。不過小編相信只要這些疫苗合法合規地通過了各項臨床實驗,就可以安全可靠的幫助我們抵禦新冠病毒。
3. 疫苗登陸新加坡
2020年1月8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新加坡中央醫院接種新冠疫苗,成為內閣成員中接種疫苗的第一人。他在接種疫苗的30分鐘後接受媒體訪問時形容,注射疫苗是無痛、有效且重要的,接種後「沒有任何感覺,疫苗的針很細,插進去時你都沒注意到。」

李顯龍接種疫苗,圖片來源於網絡
目前新加坡政府已經預購了足夠的新冠疫苗,並在樟宜機場和市中心設立了疫苗接種點,先為醫療人員與重要職能人員接種。此外,新加坡政府計劃在今年二月份開始運營其他4處接種點,並將疫苗分配至各個診所,最遲在今年年底為所有新加坡居民(公民、永居、長期簽證持有者)免費接種。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建議孕婦、16歲以下的兒童、以及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先不接種,待更多實驗數據出台後再行考慮。處於哺乳期的婦女可以接種,但需在接種後的7天內不進行母乳喂養。
4. 醫保的更新
隨著新冠疫苗的副作用在世界各地突發,以及新加坡政府對於新冠疫苗的迅速推廣,各家保險公司正在對個人醫保做出更新。以新加坡保誠保險公司為例,該公司宣布所有已持有保誠醫保和新購入保誠醫保的客戶,若因新冠疫苗的不良反應(比如過敏)住院,可通過醫保進行理賠。

保誠保險公司的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持有保誠醫保的客戶將自動享受該項保障,並且無需支付額外的保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