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國際校友工作聯盟(簡稱IAJN)與決策實驗室聯合發布《留學生就業成果及滿意度報告》,在2017-2018這兩年時間共調查了10,787名留學生校友。
調查參與者畢業於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加拿大等高校,他們分別來自新加坡、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印度、馬來西亞等。
調查內容涉及四項:就業成果;對畢業大學的滿意度;對留學國家的滿意度;留學前信息準確性。

如果留學生能具備一定的海外實習或工作經驗,不管是回國還是國外求職都會是加分項。但加分項十分不好拿!
如果你在澳大利亞、英國讀書,獲得海外實習機會不到1/5!如果你在歐洲其他國家和美國留學,則有超過1/3的機會獲得海外實習。
另外,來自新加坡、中國香港、印度的國際生獲得海外實習的機會最大,都超過了70%。
調查報告還顯示,60%從澳大利亞畢業的留學生工作後獲得加薪,而從紐西蘭和英國畢業的留學生漲薪人數比例分別為59%和58%。

在美國和加拿大就不同了,雖然大家都說英語,但美國和加拿大留學生加薪人數比例降到52%。在歐洲其他國家留學的學生中,有51%獲得了漲薪。
學歷對就業有一定影響,博士學位比學士、碩士學位的留學生更容易「留下」,當然大部分都做了「海歸一族」。
花費百萬去留學,當學業完成時回顧自己的留學歷程,是否滿意?是否值得?是否推薦更多人走同樣的旅程?
在幾個主流留學目的國家中,加拿大、紐西蘭在畢業生心中留下好感,澳大利亞和美國口碑也不錯,超過40%的畢業生願意推薦其他人來這幾個國家都留學,而英國的畢業生們留學體驗好像不太好,只有34%。

在所有接受調查的留學生中,印度留學生對留學所在國家的整體教育滿意度最低,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的同學對留學所在國家滿意度都較高。
另外,從投資回報看,加拿大被校友認為最值得留學,英國的票數最低。
81%的學生出國是為了增加就業機會,回顧自己的留學經歷,畢業生最看重來自大學校友的建議。但是,他們能得到校友建議的機會卻很少。
在接受調查的畢業生中,60%表示校友提供的就業機會信息最準確,57%認為校友提供的關於工作待遇的信息最準確。然而,僅有7%畢業生表示,他們主要從校友那裡獲得信息。

與之相反,對於意向出國的准留學生來說,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如下:目的學校(32%),教育中介(27%),家人及朋友(13%)和教育組織網站(10%)。
IAJN 創始人Shane Dillon表示,此次報告顯示出為學生出國留學前提供準確信息的重要性,以及為未來留學生提供獲取校友信息渠道的必要性,從而確保留學生的預期是準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