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大富,部長月薪勝小企業家,洗碗工月入8000元,比國內白領強

2019年06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國土面積700多平方公里,近600萬人口,規模比我們的香港還小。一個國家就是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就是一個國家,沒有農村,只有城市。

城市給人的總體感覺是通透、開放、大氣。即使面積不大,用地緊張,城市道路不寬,但清爽乾淨,空間讓位給大面積的草地,種植的熱帶樹種純粹,濃枝密葉的樹冠向天際瘋長,給炎熱的夏季留住一地的蔭涼(新加坡靠近赤道,全年無冬季,但下雨便是秋,幾乎天天下雨)。漫步其中,有時你甚至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城市就是一座森林,道路則是森林的彎延小徑,穿梭的車流就是森林裡流動的風景,而高樓只不過是點綴。

住下了幾天後我們才知道,新加坡之所以那麼整潔乾淨有序,不是沒有原因的。一個當然是政府要求高,二是民眾普遍素質高,三當然是環衛工人異常敬業。有一天我們早起,看到環衛工人用鼓風機把綠化帶里的落葉吹出來,然後集中打掃,打包運走。清潔工則用布條擦拭著欄杆的鐵條,一根根來回用布條拉扯,幾乎纖塵不染。(我的鞋子到最後一天上飛機時還是光潔如初。)

在來新加坡之前,其實有不少疑問想弄明白。這麼小小一個國家,為什麼經濟那麼發達?這麼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薪階層的工資會不會很高?經濟那麼活躍,投資項目那麼多,為什麼貪官會那麼少?關於這些問題,在接下來幾天所接觸的華商口中得到了一些了解。

新加坡雖是蕞爾小國,但得天獨厚的建港條件(扼馬六甲海峽咽喉)和英國殖民時留下的基礎使上世紀60年代獨立的新加坡迅速發展成為主要的航運、金融、商業、通訊、旅遊中心。人均GDP世界排名第三,營商環境世界排名第一。獲得獨立之後,由李光耀主政的政府廉潔、高效、眼光長遠,極度重視城市規劃,注重環境保護,城市清潔,景色優美,交通暢通(70年代就建成四通八達的高速路網),被譽為「花園城市」。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原本就是高學歷的精英團隊組建起來的政黨,他們經選舉成為執政黨後,又引進西方先進的政治體制和管理理念,建立了高效廉潔的政府,形成有效的治理制度體系。所以新加坡的公民都感覺到特別有歸屬感和自豪感,工作和生活也特別和諧、舒適、幸福。

新加坡對公務員群體採取的是高薪養廉的薪資制度,國家工資理事會會不斷根據經濟發展水平提升薪資水平,政府部門公務員的收入要比普通工人更高一些,而部長級的年收入則相當於一個小企業家的年利潤。同時政府對貪腐的監督和打擊力度也是很大的,所以基本上就杜絕了貪官。

在新加坡人口中,差不多一半是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和中國內地的勞工,不同族群和諧相處。其中華人占了70%以上(在新加坡說普通話絕對餓不死,也迷不了路,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華語,因為新加坡政府規定英語和華語為學校的必修課)。據楊先生說,在新加坡一個洗碗工的月工資是1500新幣,工資不算高,但是換算成人民幣,那可是7500元人民幣,與我們國內的白領人群水平相當。而一些公司、企業的見習生可以拿到3000元新幣,正式聘用後是6000、7000新幣,相當於我們的3、4萬人民幣左右。

新加坡人的生活狀況如何?對於我們國內的大多數城市人來說,他們的生活簡直可以用奢華來形容了。蘭博基尼、法拉利、布加迪威龍等高級跑車隨處可見。

新加坡國土面積小,所以公共運輸異常發達,是嚴格控制車輛擁有量的一個國家。你買車簡單,但是要入牌,幾乎得多花跟車子一樣的價錢。但也可以考慮上周末牌,這個沒那麼貴。周末和晚上才能開上路,周一到周五上路每天多交20元新幣。每輛車子上都裝了電子裝置,無論是過路費、停車費一律感應收費。所以在新加坡呆了那麼多天,在街上幾乎都沒見過一個交警蜀黍。

不管是什麼人種(其實跟人種沒關係,跟管理制度有關),新加坡人都很規範,開車永遠按照自己的車道走,到斑馬線永遠讓著行人(高度以人為本,無論什麼原因發生事故,全部責任都是算司機的)。行人也嚴格走斑馬線,走行人道,偶爾見到的中國式過馬路大多是中國內地人帶過去的。我們的這次拜訪的對象之一楊先生說,新加坡很多的交通事故,肇事司機基本是內地來的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