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這些最正宗的美食,才算到南洋

2018年09月24日   •   2萬次閱讀

我是二十年前來新加坡學習的,然後就定居下來了。飲食,當然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幸運的是,我和南洋美食很有緣,有些第一次吃,即刻愛上;有些多年後,突然開竅,喜歡程度後來居上,譬如榴槤。

那就先說說榴槤吧。來新前十三四年,我不排斥榴槤,但也不覺得多麼好吃,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我的老師王潤華教授有時會請外地來的學者吃榴槤,我也跟著沾光,總是淺嘗輒止,無動於衷。師母淡瑩可真是一個「榴槤控」,提到榴槤滿臉放光。不過,最近我們聊到榴槤,她的臉色也暗淡了下來,一是她覺得榴槤沒以前好吃了,二是價格越來越貴了。

我是最近六七年,突然愛上榴槤,一旦上癮,無可救藥。開始和朋友去馬里士他路的「空軍」榴槤攤,自從吃了大名鼎鼎的「邱家有機榴槤」後,嘴就變刁了,其他榴槤就覺得遜色了。記得有一年七月,和幾位朋友去邱家吃榴槤,有一種「紅蝦」,很小,整隻榴槤只有孤零零的一瓣肉,俗稱「紅蝦孤」,真是極品,以後就再沒碰上了。

榴槤,使我聯想到馬勒的音樂,七分苦三分甜,既讓人沉溺又令人亢奮,但最終是美妙的、顫抖的、令人回味的。把榴槤比作馬勒的作品,其實太過抽象了。我還是覺得郁達夫對榴槤的形容比較靠譜:「有如臭乳酪與洋蔥混合的臭氣,又有類似松節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

榴槤極其滋補,「一隻榴槤三隻雞」。在沒有「偉哥」的年代,它無疑就是一粒大剌剌的壯陽丸。我猜想,早先每到榴槤季節,婦女的受孕率應該比平日高吧?由此看來,「榴槤出,紗籠脫」的「脫」字所指,不僅是典當的意思,或許還有「寬衣解帶」的隱喻。

榴槤另一神奇之處是「長了眼睛」,絕對不會掉下來砸在人的頭上,除非那個人罪孽深重。這是先人借榴槤勸善懲惡,把道德觀念附加給了榴槤。當然,科學的解釋是:除非暴風驟雨,不然榴槤多在半夜掉落,故砸不到人。但凡事總有例外,我認識一位朋友的伯父,就是被榴槤砸死的,不過,我們從不在他面前提這事。

大約五年前吧,《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總導演陳曉卿來新,朋友請吃邱家榴槤,之前對榴槤缺乏熱情的他,吃了邱家榴槤後,渾身是勁,頭頭是道,那一晚聊得很開心。

此外,陳曉卿對「茗香」(那時還在廈門街)的一道「炆白菜粒」念念不忘,去年他還來新加坡吃這道菜,他說在福建找不到如此美味的「炆白菜粒」。當年「茗香」在廈門街的時候,價廉物美,我們一幫朋友常去,對他們的蝦米炒西洋菜印象最深刻。後來「茗香」搬遷,正好朋友推薦了潮州餐館「深利」,最近幾年朋友聚會多轉移至「深利」。

2013年,我回老家合肥休了一個長假,朋友問我懷念新加坡美食嗎?那是一定的,我跳出的第一個念想就是椰漿飯(Nasi Lemak)。那次休假期間去巴黎旅行,在吉隆坡機場轉機,迫不及待買了一份椰漿飯以解相思。

有一種椰漿飯,沒有雞蛋沒有江魚仔沒有花生米,只有一包調料,這種Kosong(馬來語「空」)椰漿飯,我在馬來西亞麻坡小鎮「才記434」咖啡室吃過,裡面用香蕉葉包裹,外面再加一層報紙,竊以為是高境界,如同八大山人的畫,以少勝多,韻味無窮。

三年前去倫敦,恰巧所住旅店對面就是一間叫「白沙浮」(Bugis Street)的南洋風味餐館,謝天謝地,倫敦那十來天,多虧有了它,幾乎每天都來這裡吃一份椰漿飯或馬來炒飯(Nasi Goreng)。

有一陣,我常去長堤那一端的新山吃吃喝喝,基本上在老街(陳旭年街)一帶逗留。最近台灣古早味蛋糕火了,新馬開了很多店,什麼「阿嫲老字號」、「源味本鋪」、「 樂古早味蛋糕(Le Castella)」等等。我也去湊過熱鬧,不過,我更喜歡南洋的碳烤麵包。

以前到新山都是吃「協裕」——椰絲麵包、加央麵包、豆沙麵包、花生麵包和香蕉糕,每一款都好,我個人最喜歡香蕉糕,鬆軟柔蜜。協裕至今仍舊保留著傳統的火爐,用木炭作為燃料。火爐大得像窯,比現代電烤箱要壯觀得多。

最近幾次去新山,另有所愛,改去「沙拉胡丁」印度麵包店。覺得他們的麵包更加樸素本色,他們每天凌晨做,下午二點左右賣光,和「協裕」一樣也是手工炭烤,得「麥香」二字。

南洋的氣候、陽光,一定影響食物的色彩,我對五顏六色的南洋糕點非常痴迷。有一種藍花糕(Pulut tai-tai)看起來十分雅致,像元青花。藍花糕一定要配加央(kaya) ,才好吃。我當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的同學杜忠全是檳城人,寫過一篇《清明食事》談南洋糕點,寫得精彩極了,我還把它推薦給聯合早報發表。

每次經過Bengawan Solo,總會買兩塊黃金糕(kueh ambon),這種糕點呈蜂巢狀,有彈性,帶有淡淡的酒香,是我的最愛。它由木薯粉、雞蛋、椰汁、酵母、糖等製成。也有人稱它魚翅黃金糕,不是裡面有魚翅,而是長形蜂窩像魚翅,我喜歡黃金糕可能與它的構成含木薯有關。新加坡經常有流動夜市,搭個棚子就是了,鬧哄哄煙燻熏的,我進去兩塊錢買三個煎木薯糕,趕緊出來——也是因為喜歡吃煎木薯糕。

有一次作家林高請畫家許夢豐吃飯,邀我作陪。飯桌上我隨口說一句「我喜歡吃黃金糕」,不料它也是許夢豐的最愛。棉蘭的黃金糕天下第一,許老師曾有學生是蘇門答臘棉蘭人,以前常帶給他黃金糕。他說:「有幾種顏色的包裝盒,紅色的最好。棉蘭的黃金糕因為用椰花酒發酵,所以格外香。」(椰花酒我在馬來西亞的居鑾小鎮喝過,後文再詳談。)其實印尼峇淡島的黃金糕也不錯,但許夢豐認為只有七十五分。

我認識一位印尼老闆,棉蘭人,老家來人總少不了攜帶幾大盒黃金糕,每次說到老家來人,得意得有點不可告人卻又想昭示天下,那神情讓我想到張愛玲的句子「他陰惻惻的,忽然一笑,像只剛吞下個金絲雀的貓」。

曾在網上看到一條信息,馬來西亞居鑾「火車頭街椰花酒飄香」。幾年前,第一次我按圖索驥,找到兩棵超大的芒果樹,樹下一間小白屋。沒錯,這裡就是售賣椰花酒(Toddy)的地方。我來到南洋很多年,可惜從未喝過椰花酒——南洋的夢幻之酒,今天終於可以「夢幻」一場了。

白屋後面別有洞天,只見三三兩兩印族男子舉杯圍坐,在芒果樹下喝著椰花酒。我要了一小玻璃杯,僅1令吉,乳白色,略有浮沫,又酸又甜,還有點兒異味,很奇特的口感。等到一杯下肚,整個人暈乎乎的,看來後勁不小。幾個喝得正酣的印度人,主動要我給他們拍照,另外幾個害羞的,則閃避一側。

我每次到居鑾,這個芒果樹下的幽暗角落(其實,還有點邋遢)是必到之地,一杯椰花酒消磨一兩個鐘頭,一回生二回熟,我這個不善飲的人,也慢慢適應了滋味怪異的椰花酒,感覺真是不錯!慶幸自己的味蕾日益「本土化」,連椰花酒、榴槤、菠蘿蜜、參峇醬、南洋擂茶湯(由薄荷葉、九層塔、苦刺葉、艾葉等擂製成泥,再沖泡而成)這些「最南洋的食物」都能欣然接受,大概前世與南洋有緣。

椰花酒,是用椰花汁作原料,發酵而成。在馬來西亞釀製椰花酒的執照不容易申請,這是為了避免過度採集椰花汁而破壞椰樹。不過,請放心,居鑾這家是有執照的。因為價格便宜,印度勞工最愛椰花酒,喝醉了,一時糊塗,回家發酒瘋打老婆,故有人戲稱它為「打老婆酒」。這讓我聯想到有人叫茼蒿為「打老婆菜」,因為茼蒿鬆鬆蓬蓬一大堆,但炒後變成一小碟,丈夫懷疑老婆偷吃,於是打老婆發泄。如今世道不同,男子下廚不足為奇,若遇到悍一點的娘子,把老公修理一頓,也是有的,是吧?

椰花酒是印度人愛喝的廉價酒,想當然以為新加坡的小印度應該有售,我去找過,不得。不知道為什麼。總不能每次坐火車到居鑾喝椰花酒吧?而且這種酒保質期只有一天,再說海關是否允許攜帶我也不敢確定。

新馬的娘惹菜最是特別,其他地方吃不到正宗的娘惹菜,這是真的。那時娘惹要想找個好婆家,必須學會烹飪。這群勤勞持家的南洋少奶奶,構成南洋文化群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加坡娘惹餐館我去的最勤的是Blue Ginger。不過最近去了一間「源和春」,幾道娘惹菜倒覺得十分别致可口。這家店1953年開業,由現在老闆娘葉俊鳳的祖父首創,祖父雖然是海南人,卻在娘惹家庭工作多年,學會一手好廚藝。可能祖父深感先天不足,後天也就格外努力。這家店帶有娘惹風味的燒肉,成了招牌菜,每桌必點。娘惹甜品煎蕊(Chendul),是我在新加坡吃過的最好的煎蕊。

甜品煎蕊(Chendul)

老闆娘葉俊鳳當年長得有幾分像鄧麗君,老顧客都說去「鄧麗君的店」。

蔡瀾每次回新加坡,「指定動作」就是去Glory吃一餐,否則就心神不定。新加坡所有餐館,這家可能是他心目中唯一水準不降的。前年他返新演講,臨走那天,我和朋友去送機(通常他多預留一兩小時,去Glory吃了再上機),半途中大雨突至,他一度擔心不好停車想放棄,我們說停車沒問題,「只是怕你淋濕在飛機上感冒」,他回答:「為了吃,淋濕不怕。」這就是他對於吃的態度。於是我們冒著瓢潑大雨去了Glory,三個人點了薄餅、炸豆腐、馬來面(mee rebus)、米暹、烤烏達、椰漿飯、甜品Chendul,擺了滿滿一桌子。

我留心看了看蔡瀾的表情,自從踏進這家店,他的眼睛一直就是警覺的,流露出一種「動物的獵食本性」,我想這是一個美食家的基本條件,在美食麵前六親不認,保持著饑渴性的初心,集中所有的心力享受當下的食物。這家店,面目陳舊,端出來的食物賣相不好,可它讓一個美食界的「王爺」作臣服狀,這就是美食的至尊地位。

1/2
下一頁
新加坡總理的家鄉菜?聽說全島最好吃的11家海南咖喱飯都在這了
2025年04月29日   •   18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找一碗老潮汕味,到哪裡吃粿汁?
2025年04月30日   •   11萬次閱讀
收藏!新加坡全島最好吃的15家雞飯攤都在這了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矮子餡餅來到新加坡牛車水咯!外皮酥脆掉渣、內餡軟糯,口感層次超豐富😋
2025年04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一:協勝隆
2025年05月03日   •   8037次閱讀
新加坡 在這裡有數之不盡的美食
2025年04月30日   •   6669次閱讀
在新加坡烏節路18.8新++吃到撐!火鍋、燒烤、韓餐、咖啡館也太全了
2025年05月02日   •   6156次閱讀
🇸🇬 夜貓子福利!新加坡竟然有這麼多宵夜好去處🤤 宵夜不要只會想到MCD了啦👋
2025年05月03日   •   4788次閱讀
有一種美食,在新加坡叫蝦面,在檳城叫福建面,在新加坡哪裡品嘗?
2025年05月02日   •   2907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二:瓊華昌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2025亞洲50最佳餐館成績出爐🎉今年新加坡7家餐館入榜!快來看看誰在榜上😘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米其林美食推薦!名古屋鰻魚店「Unagi Yondaime Kikukawa」終於登陸新加坡😋🍱
2025年04月29日   •   1881次閱讀
新加坡傳統咖啡店之三:喜園
2025年05月03日   •   1881次閱讀
🍨 澳大利亞最火的Gelato來啦!40種口味任你選,每周輪換5種驚喜菜單,吃貨們準備好了嗎?
2025年05月03日   •   188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