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各式各樣的烈性傳染病層出不窮。兒童肝炎、猴痘、手足口病、登革熱症、拉沙熱等等在全球各個國家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蔓延開來,不禁讓人好奇到底是發生什麼事了。
最近世衛組織發言人表示,隨著全球變暖等氣候變化,對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方面產生巨大影響,人類和動物的活動行為發生變化,最終致使新冠肆虐全球。

(圖源:法新社)
全球烈性傳染病頻發
近一個月以來,西非地區國家數年爆發一次的,由老鼠等齧齒動物排泄物、患者血液和體液傳播的拉沙熱,爆發頻率也縮短至數個月一次。
自今年全球大多數國家逐步開放,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傳染病也開始流行。
世衛組織5月30日發表文告說稱,全球23個國家通報了257起確診病例和120起疑似病例。其中,多數病例來自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同時宣布猴痘病毒對全球公共衛生系統構成中度風險。

(圖源:WHO)
(6月1日),英國衛生安全局證實,猴痘病毒已在社區中通過密切接觸傳播,當地190起病例中,僅有18%為境外輸入,剩餘皆為社區傳播。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猴痘等地方流行病的暴發正變得越來越頻繁。
目前全球已有30個非猴痘流行國家和地區,上報550多例確診猴痘病例 5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疾病通報稱,4月5日至5月26日期間,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上報了超650例的不明原因兒童急性肝炎疑似病例。

(圖源:WHO)
其中超過75.4%的病例年齡小於5歲,目前已經有9個孩子死於這場疾病,另有至少38個孩子需要肝移植,而病因仍然還是未知。世衛組織稱,已將這場肝炎疾病的全球風險等級評估為中等。
除開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新加坡今年來登革熱和手足口病病例數也大幅上漲。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最新的流行病報告稱,近期手足口症病例出現上升趨勢,今年首18周已有713起手足口症病例,是去年同期的三倍。綜合診療所平均每天通報4到13起手足口症病例,而去年同期每天最多只有5起。
新加坡本地骨痛熱症嚴峻,病例持續激增。今年首五個月累計超過8000起,比去年全年還多逾五成。

(圖源:MOH)
根據衛生部發布的首五月骨痛熱數據可以看出,今年以來,每月確診病例都比去年同期的多,總數更是比去年全年總病症數還多50%。目前病例的每周增速,也達到了歷來最高的時候。
而雖然新冠疫情對於全球大多數國家來說已經是常態化對待,但隨著病毒不停的產生變種,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力及其對人體致病的迅速也是越來越惡劣,這對預防醫學,治療疾病,及疫苗研製工作者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新冠疫情也嚴重的增加對社會各行業的壓力及經濟的負擔。經濟上比較薄弱的國家,在這無情疫情的衝擊下,無從應對,只好讓病毒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繼續延蔓。病毒能更加迅速的感染人類,產生更多的突變。
早在2021年9月2日抗疫如火如荼之際,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辭時指出,「過去17年來,人們經歷了沙斯、H1N1流感、MERS、伊波拉等病毒的侵襲。但是,另一個致命、具高度傳染性且更易變異的『X疾病』遲早會出現,而新加坡必須從冠病疫情中汲取經驗,做好萬全準備應對。」
世衛:朝鮮疫情可能在惡化
6月1日,朝鮮國家緊急防疫司令部通報,新增9萬6610多起發熱病例,比前一天增加大約3430起,累計病例達383萬5420多起,占朝鮮人口之15%。
當地時間6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朝鮮的新冠疫情很可能正在惡化,並非當局所說的「正在好轉」。

(朝鮮中央電視台畫面,字幕:「同志們,你們是否遵守防疫規定?」)
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劃執行主任瑞安在記者會上說,朝鮮提供的相關數據非常有限,世衛無法對當地的疫情進行適當的風險評估,但認為情況正在變得更糟,而不是更好。

(朝鮮動用軍隊分發防疫藥物。圖源:朝鮮中央電視台)
世衛組織「冠病-19」首席專家Maria說,朝鮮方面沒有公布確診數據,只公布了「發熱病患」數據。

(朝鮮黃海北道農民在疫情下耕作。圖源:朝鮮新聞)
瑞安說,世衛曾多次向朝鮮表示有意提供援助,包括三次示意要提供新冠疫苗,但都被朝鮮拒絕。目前,朝鮮2500萬人都未接種疫苗。

(朝鮮電視新聞畫面顯示,朝鮮各地藥房藥物供應充足。圖源:朝鮮中央電視台)
瑞安說,世衛不希望看到病毒在朝鮮大肆傳播,因為這將提高病毒變異的風險,產生更具危險性的病毒株,這對朝鮮、區域,甚至是全球都是不利的。
全球變暖,極端氣候頻發
而氣候變化也在新加坡可見一斑,5月30日當天體感溫度超過41度,而近一個月來新加坡氣溫更是突破歷史最高。
一般來說,由於季候風交替,四月、五月是新加坡一年最熱的時候。
新加坡氣象局說,東南亞自2020年底開始經歷拉尼娜現象,本來應該更為潮濕,氣溫也應該會下降一些,但是,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新加坡近期十分炎熱。
在歷史上,新加坡每十年會出現一兩次熱浪。
氣象專家說,到了本世紀下半葉,熱浪出現的頻率會更高。
新加坡氣象局說,2021年平均氣溫比1948年高了1.8°C。
在全球範圍內,2021年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之前的1850年高了1.1°C。過去十年(2011-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十年。

在未來五年,全球氣溫會持續上升,預計將比工業革命之前高1.5°C。
根據氣象署發布的2019年常年氣候評估報告,新加坡平均海平面高度較1970年的水平,已經上升了多達14公分。最新研究指出,到了2050年,新加坡海平面將上升0.2米,到了2100年將上升1米。

極端天氣將越來越常見,暴雨災害在新加坡更加嚴重,很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惡化。加上海平面上升,屆時將出現更多、更常見的水災。
「隨著近年來氣候變化,動物和人類的行為也隨之改變,致使原本在動物之間傳播的病毒會更容易傳染給人類。」世界衛生組織緊急計劃主任瑞安在6月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