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拍70歲的上海老人,在新加坡的真實生活)
求學--畢業--工作--成家,很多人十幾歲時就來到新加坡,之後按部就班地在這裡安家立業。
現在,隨著父母逐漸老去。
許多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夫婦,尤其是80後90後的獨生子女們,都會選擇把年邁的父母,接到新加坡來共同生活,以便照料。

可是,爸媽畢竟在國內過了大半輩子...
他們會不會不適應這裡的環境?
會不會吃不慣這裡的食物?
能不能找到聊得來的朋友?
平時我們去上班,他們會不會覺得無聊?
......
確實,要老人家適應和融入一個全新的環境,似乎困難重重。
這也是子女們非常擔心的一個方面。

(子女在微信群為父母找朋友)
今天,小房東要拜訪一位在新加坡居住多年的上海叔叔。
來聽聽看,他在新加坡生活的真實感受吧!
本期視頻主人公

主人公:X叔叔
籍貫:中國上海
年齡:已經退休的樂齡人士
在新加坡生活時間:5年
現居住地:榜鵝
房屋類型:4房式組屋
對新加坡的評價: 這裡氣候好,環境好,美食多,歧視少,就像自己的第二個家
您喜歡新加坡嗎?
「我比較喜歡新加坡的氣候和環境。 美食也是想吃什麼都有, 我特別喜歡吃檳城的粿條。」

您覺得老人家能融入新加坡社會嗎?
「語言上基本沒什麼障礙, 新加坡社會的接納度也很高的, 沒什麼歧視, 來的時間長了,就像在自己家一樣。」
X叔叔在新加坡,和在國內的退休老人一樣,也承擔了家庭的採購任務,經常獨自出門去大型商超購物。 新加坡是華人友好型社會,日常生活中,華語就能走天下!

什麼商品找哪個貨架,哪個東西今天打折,X叔叔比我們還了解哩!

你看,只要肯學習,自助結帳機也沒什麼難的~

叔叔剛才還說新加坡的接納度高,沒什麼歧視(這裡主要是說對非本地居民)。
這也是他覺得,老人家來新加坡會比較容易找到歸屬感的一個原因。
「你看我也已經免費 接種了疫苗 和所有的新加坡本地老人一樣 人家沒把你當外人。」

有沒有交到本地的朋友?
「有有有~ 我經常回去下棋,鍛鍊身體 (認識了很多朋友)」
子女們應該鼓勵爸媽多出去走走,有時下樓遛個娃,就能認識不少來自中國的同齡人呢!


想要安靜的時候,就一個人來榜鵝水道走走,散散心。
久而久之,對這裡都有感情了。


新加坡的房子是誰買的?多少錢?
「房子是女兒買的, 她沒有用家裡的錢。
當時預售組屋,價格是27萬新幣, 94平方米,4房式組屋, 買了8年多了,現在準備換新房了」
說到這裡,叔叔的臉上洋溢著滿滿的自豪感。
對父母而言,最大的幸福和安心,莫過於看到子女,能靠自己的本事在這個社會立足。

我猜你們已經迫不及待要來個RoomTour了,廢話不多說,咱們進屋瞧瞧!

客廳



廚房

過道

主臥

這個房型在組屋裡比較稀缺 主臥還帶一個小陽台

看看,這個view 是不是還挺美的~

次臥1

次臥2

叔叔也表示,如果疫情結束,無需隔離,也很想能回一次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