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泰緬邊境的死亡鐵路
馬來蘇丹們投降的更徹底,他們彎下了他的腰,匍匐在地搖尾乞憐,還主動配合日軍維持統治,成了日本人的忠實走狗。直到今天,馬來人對日本親近度依然很高,對日本二戰時期的暴行少有譴責。
三個種族中,華裔的遭遇最悲慘,雖然屠殺就在眼前,雖然不知道有多少南洋青年命喪日本人的屠刀,但他們沒有屈服。
他們無愧於炎黃子孫的血脈,他們絕不投降,他們的所作所為應該讓英殖民者和馬來蘇丹們感到羞愧。
他們在陸地上作戰,他們在海邊作戰,他們在叢林中作戰,在一切可以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地點作戰。
1943年,一位叫郭益南的華裔牙醫奮起反抗,在北婆羅洲組織2000人的游擊隊攻擊日軍兵部,殺死60名日本軍人。卻因武器落後,被增援的日本部隊打敗,在叢林中堅持游擊戰最終被俘遇害,年僅21歲。

郭益南醫生(Kwok Fen Nam)
還有新加坡抗日英雄林謀盛,他長期在馬來亞半島抗擊日軍。日本占領新加坡後逃到印度接受盟軍軍訓。1943年乘坐潛水艇返回馬來亞,組織華裔為主的136部隊騷擾日軍,兵敗被捕,慘遭各種酷刑,但他從未吐露半點信息,最終英勇犧牲。
新加坡人把林謀盛當作國家英雄來尊重和紀念,他們把林謀盛的墳墓建在了全島風景最秀麗的麥里芝水庫,新加坡政府劃撥了最核心的地段- 市政大廳外的海濱公園為他建立了紀念碑。

林謀盛、他的墓地和紀念碑
而馬來亞抗日武裝中,堅持最久,鬥爭最慘烈的,是馬來亞共產黨。
慘烈到什麼程度?
在日本人氣焰最囂張的期間,馬來亞共產黨所有黨員,除總~書~記僥倖能撤退至印度外,其餘全部犧牲。
但是共產黨的游擊戰基因猶在,馬共最後還是撐住了。不僅捲土重來打擊了日本人,在二戰結束後,馬共已經掌握了一支不小的武裝。
在日據時期,對比英國人和馬來人,華人是這片土地上唯一站出來和日本人死磕到底的種族,做出了重要犧牲。
除了類似於郭、林這樣的抗日英烈外,日本人僅在占領新加坡所屠殺的華人,就多達5-10萬眾(因為是秘密屠殺,至今也沒有準確數據),而在馬來半島所屠殺華裔人數,無法統計,不可勝數。
以南洋華人在二戰中的英勇,在抵抗日本人侵略做出的突出貢獻和重大犧牲,於情於理於法,他們理應在戰後得到一個各族平等、和平安寧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