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河周邊的商業區。(海峽時報)
「漢字問題」有點棘手
過去幾個月來,「洗黑錢」、「福建幫」成了新加坡人街談巷議,餐桌上和咖啡桌上的熱門話題。
新加坡的一系列反洗黑錢動作,也在國際上引起轟動。我國一向自認金融系統健全,想來此洗黑錢者是找錯地方,那是自投羅網。
大規模洗黑錢案的偵破,對新加坡的聲譽是一記嚴重打擊,還是顯示出新加坡制度的優越性,牛鬼蛇神遲早現出原形?
洗黑錢案涉及的數目從最初的10億元越滾越大,最新的數字是28億元,隨著案件調查的進展,這個數字很可能還會一直更新。

28億洗錢案中被警方起獲的部分名表與首飾。據悉,涉及此案的名表有164支、珠寶546件、精品包包294個,豪車62輛。(新加坡警方提供)
這次的打黑風波暴露出,單靠制度化的反黑錢入侵防線是遠遠不足的。
過去幾年,不少做到大生意的房屋中介和豪華車車商的一個普遍反應是,如果銀行都能批准這些黑錢的湧入,賣房屋的中介和賣汽車的車行,又如何去調查客戶的金錢來源?

新加坡警方從28億洗錢案中起獲的物件也包括大約60個潮牌玩具藏品Bearbrick積木熊。根據《聯合早報》早前報道,本地資深玩家和潮玩賣家估計,那60個積木熊價值大約在80萬至100萬新元。Bearbrick積木熊屬於潮玩,有藝術品的收藏屬性,也具有投資價值。(新加坡警方提供)
無論如何,歷來最大宗洗黑錢案,讓更多企業提高反洗黑錢意識,加緊對行為可疑的客戶展開背景調查。也因為如此,企業介面對的棘手問題隨之浮出水面,他們有點「老鼠拉龜,無處下手」,力不從心的樣子。
根據《聯合早報》11月15日報道,企業界調查客戶背景,最大的局限竟是「漢字問題」:大部分篩查系統無法搜索漢字名字,以及呈現的資料不夠全。
例如,一車商對一位以六位數現金訂車的客戶遲遲不來拿車感到疑惑,派人調查之下發現,買車者所提供的升濤灣別墅住址查無此人,他的名字也無法從系統中找到。
網上有一個叫做「了解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簡稱KYC),幫助企業展開客戶背景調查的系統,但只能輸入英文字母。

(聯合早報)
提供KYC服務的數據分析公司Amicus的總裁賴偉源說,大多數反洗黑錢搜索平台都是以英文為媒介,無法輸入漢字。不過,即使可以輸入漢字名字,也會出現同名同姓的情況。
提供KYC服務的供應商自8月以來,生意忙得很,接到的諮詢顯著增加。
在此次的洗黑錢風波爆發前,企業界到底有多少僱主知道這個調查公司的存在?
但是這樣的服務顯然也不能發揮顯著的實際作用,尤其是被調查對象來自中國,中文名字這一關很難攻克。
而且提供這類諮詢的公司必須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情況有深入了解,並能即時跟上最新動態。如果連中國的通緝名單都無法掌握,單靠上網「肉搜」,的確猶如海底撈針。
上個月初,政府已在國會辯論中透露,新加坡警察部隊早在2021年接到通報, 接著無聲無息地進行調查,以免打草驚蛇。
《海峽時報》在11月14日報道,來自阿聯的反洗黑錢和反金融恐怖主義的最高官員哈密·埃爾·扎比對新加坡的反黑錢案行動豎起大拇指點贊,形容這個行動「具有全球意義」。

來自阿聯的反洗黑錢和反金融恐怖主義的最高官員哈密·埃爾·扎比。(海峽時報)
他認為有些人批評從這次涉及的黑錢金額龐大暴露出新加坡反洗黑錢金融體系的缺點,他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看法」。
他說這個案件暴露出,洗黑錢是全球大規模的行為,新加坡不管幕後的壞人有多大勢力,也不會放過。新加坡的做法值得其他國家學習。
洗錢案只是剛剛開始,這些被抓的人背後是否另有擅長隱身術、變形術和障眼法的黑手?我們期待新加坡的調查能夠叫更多見不得人的黑金主現出真面目。
此案經過兩年調查,今年才展開行動將涉案者逮捕。官方的調查行動多管齊下,相信可以順藤摸瓜,揪出更多黑手,找到更多黑錢。更多好戲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