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及地緣政治等因素,使到全球避險情緒上升,亞太多國加大黃金儲備。其中,新加坡7月黃金儲備金近85億元,為歷來最高。金融管理局第一季黃金購買量居全球首位。
根據財經信息服務公司CEIC網站的數據,今年7月新加坡黃金儲備額高達62億6800萬美元(約84億9010萬新元),比6月增加約1.94%,儲備額創歷史新高。除了6月外,金管局今年的黃金儲備額基本每月遞增。

考慮到最近全球經濟疲軟以及通脹粘性,金管局大幅增加黃金儲備是為確保外匯儲備的投資多元化。這不僅可以抵禦潛在的金融危機,還能對抗日益增長的通脹。金管局大幅購買黃金後,外匯儲備已減少了對美元的依賴。
多元化投資有利於金管局應對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為擺脫對美元的依賴,金磚國家(BRICS)也有意創建一個以黃金為基礎的交易貨幣。因此,作為相對安全的外匯儲備方式,黃金仍會是各國的首選。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局近三年三次大批購入黃金,除了今年1月購入44.6噸外,金管局還曾在2021年5月和6月大筆購買黃金,分別購入16.4噸和9.95噸。金管局是今年第一季全球黃金最大買家。

金管局是今年第一季全球黃金最大買家,高達68.7噸,超過中國。在5月增加了4噸後,新加坡黃金儲備已從2021年占外匯總儲備的2%,飆升至今年上半年的超過45%。在過去10年中,新加坡的黃金儲量增長居亞洲第三,從127.4噸增加到153.74噸,增長了20.68%,僅次於中國和泰國。全球範圍內,黃金投資在去年增長18%至4741噸,與前年基本持平。
黃金投資激增表明市場越來越擔心通脹,投資者尋求一種更可靠的方式來降低風險。各國央行也通過增加黃金儲備來對沖通脹。展望未來,在貨幣緊縮政策環境下,美元走強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黃金作為短期避險資產的吸引力。不過,如果通脹下降,以及勞動力市場好轉,則可能會促使部分資金回流黃金。此外,儘管美元表現強勁,但目前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回落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金價上漲。除了各國央行加大購金力度外,潛在的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也可能讓黃金繼續保持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