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酷熱紫外線強 這些防暑防曬誤區要留意!

示意圖。(圖:iStock)
本地的紫外線指數在一個月內兩次達到極端水平,近期氣溫也不斷升高,甚至衝破36攝氏度,炎熱的天氣讓民眾如同生活在「熱爐子」里。
你知道怎麼防暑和防曬嗎?帶你一文看懂!
防曬霜不是外出前塗一次就好
本地紫外線指數在上個月兩度達到極端水平,27日和30日中午都逼近峰值。面對如此強烈的紫外線水平,大眾或許會認為,擦日光防護係數(Sun Protection Factor)越高的防曬霜越好。
但是,康脈家庭醫學診所家庭醫生蕭頓藝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指出,日光防護係數在30或35左右的就足夠了,這類防曬霜的保護力在97%左右,防曬係數50的產品保護力不會有顯著的差距。
他也指出,更重要的其實是擦防曬霜的方式,並且必須留意陽光反射。「在放了一層防曬霜後要揉進去,而不是像放牙膏一樣隨便擦一擦就好,一定要確保均勻。除了暴曬在太陽底下外,我們也需要注意反射陽光,即使在有蓋地方等都需要擦防曬。」
來自美羅藥房(Bedok Medical Centre)的蔡李麗音醫生和康威醫療集團的家庭醫生黃偉傑則都指出,許多人會誤以為防曬霜擦一次就夠了。
蔡李麗音醫生說:「如果是日光防護係數50的產品就需要在50分鐘後再塗一次,不是早上出門之前擦就足夠。另外,也不能塗太薄或太少。」
黃偉傑醫生則提醒大家,應該在出門前20分鐘就擦好防曬霜。多數防曬霜的保護力不能持續一整天,需要在兩到四個小時後再次塗抹。
陽光和紫外線除了讓個體皮膚變黑,更重要的是會導致其他健康問題如皮膚癌、白內障和翼狀胬肉這類眼科疾病等,因此需要多加留意。
防曬衣帽 雨傘效果佳
受訪醫生也表示,防曬衣、防曬帽和防曬傘能起到較大的保護作用。黃偉傑醫生表示,這類產品對於皮膚敏感、不喜歡塗抹防曬霜的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蕭頓藝醫生指出,雖然有些衣物並不具有紫外線防護的作用,但是只要顏色妥當,還是會有一定效果,例如白色衣服就能反射紫外線。
傘的材質和顏色也會影響其紫外線防護係數(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UPF)。受訪醫生建議選擇材質比較厚,覆蓋面比較大的傘。
衣食著手 注意防暑
蔡李麗音醫生和黃偉傑醫生均指出,太陽最熱的時間是從上午11點到下午2點或3點,公眾這段時間應該儘量減少出門曬太陽。
為避免中暑,大家應該多喝水,喝冷飲或吃冰塊等也有助於降低體溫,避免中暑。
環境局網站顯示,如果平均暑熱壓力指數(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簡稱WBGT)達到33以上,公眾應儘量待在室內或有蓋的地方,多喝水,避免穿多層衣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