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路上遇到野生猴子,蟻粉會怎麼做?
跟猴子自拍?喂猴子吃水果?還是拔腿就跑?
無論如何,千萬別像這名37歲的香港男子一樣,被野猴襲擊後沒馬上就醫,等到發燒住院才發現感染了B病毒(也稱「猴皰疹病毒」)。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4月3日公布,這是香港首起人類感染B病毒的病例。
這名男子今年2月底在金山郊野公園被野猴襲擊受傷卻沒有就醫,直到3月21日突然發燒、神志不清,才送往醫院。
據《香港01》報道,他目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情況危急,腦脊液樣本經檢測後對B病毒呈陽性反應。

猴子大概也沒料到自己身上的病毒竟有如此大的破壞力。(路透社)
B病毒自然存在於野猴的唾液、尿液和糞便;潛伏期最短為五天,最長可達五周。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指出,B病毒感染人類「極為罕見」,自1932年發現B病毒以來,全球只有50起病例。
這些病例出現在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和加拿大,主要是由猴子咬傷或抓傷引起。
何柏良提醒,如果被野猴咬傷或抓傷,應儘快用清水沖洗傷口並立即求醫。若出現感冒症狀卻未及時治療,感染B病毒的死亡率可達80%。
禽流感也能「牛傳人」
這個星期一(4月1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也公布了一個特殊病例:
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名牧場工人在接觸乳牛後感染H5N1禽流感,這是全球首起「牛傳人」的禽流感病例。
(這不是愚人節玩笑……)
患者唯一的症狀是雙眼發炎,接受隔離治療後,目前正在康復中。
美國埃默里大學流行病學系教授格斯特(Jodie Guest)認為,這頭乳牛很可能是接觸到野鳥的唾液或糞便,才會染上禽流感。

乳牛也會染上禽流感。(路透社)
雖然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禽流感在牛群之間傳播,但是單在哺乳動物之間出現,就足以造成人心惶惶。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總幹事埃瑞特(Monique Eloit)指出,狐狸是受禽流感影響最嚴重的哺乳動物,其他染病的物種還包括熊、貓、老虎、海豹和海豚。
「由於人類對禽流感缺乏免疫力,一旦病毒開始人傳人,就會爆發大規模的禽流感疫情,甚至可能比冠病疫情嚴重幾十倍。」
難道禽流感就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傳染病學家不斷警告、下一個可能引發全球疫情的「X疾病」……?
動物「害人不淺」?
說到「動物傳人」的病毒,最廣為人知的非蝙蝠莫屬。
蝙蝠是多種病毒的自然宿主:1998年在馬來西亞爆發的尼帕病毒(Nipah virus)、2003年席捲全球的沙斯病毒(SARS)、2014年肆虐非洲的伊波拉病毒(Ebola),甚至是過去四年的冠病疫情,都跟蝙蝠脫不了關係。

蝙蝠滿身是「毒」。(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
據世界經濟論壇報道,在所有傳染病中,超過60%已知的人類傳染病和75%的新發傳染病都是由動物傳給人類。
看來動物真是「害人不淺」啊!
殊不知,動物可能也覺得很冤枉:明明你們人類也害了我們不少……
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態與進化》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就為動物「平反」了,而且令人類大跌眼鏡:
比起動物傳給人類的病毒,人類傳給動物的足足多了一倍!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200萬個病毒基因序列,發現近3000起病毒從一個物種「跳」到另一個物種的案例,其中八成是「動物傳動物」,兩成涉及人類。
在涉及人類的600起案例中,64%是「人傳動物」,36%是「動物傳人」。
曾被人類傳染的動物包括:
寵物(貓、狗)
家畜(豬、馬、牛)
鳥類(雞、鴨)
靈長類(黑猩猩、大猩猩、吼猴)
其他野生動物(浣熊、黑絨狨、非洲軟毛鼠)
冤冤相報何時了
研究也發現:
最常見的三種「人傳動物」病毒是:冠病、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
等等,剛才不是說,冠病極有可能是蝙蝠傳給人類的嗎?
沒錯,但別忘了,丹麥之前有上千個養貂場暴發冠病疫情,就是由養殖場職員先傳染給水貂,再由水貂傳染給人類,以致丹麥撲殺了1700萬隻水貂。

等待屠殺厄運,一臉無辜的水貂。(路透社)
領導這項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博士生Cedric Tan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說,野生動物尤其容易遭「人傳動物」的病毒攻擊。
「當動物被人類傳染,不僅會對動物造成傷害,還可能對瀕危物種的保育構成威脅。如果為了防止流行病爆發而撲殺大量牲畜,人類的糧食保障也會受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當病毒從一個物種「跳」到另一個物種,病毒基因序列也會「自我改造」,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宿主。
Cedric Tan提醒,若人類身上的病毒傳給了新的物種,即使病毒在人類中被根除了,它在其他動物身上仍會繼續繁殖,甚至可能在變異後再次感染人類。
人類傳給動物,動物又傳回給人類,冤冤相報何時了……
中國知名病毒學家石正麗認為,預防人畜共通疾病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離野生動物遠一點,杜絕野生動物消費,以及減少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侵擾。
但新加坡權威病毒學家王林發教授直言,以亞洲的飲食文化來說,這很難做到。
「就像冠狀病毒,竟能在科學家的眼皮底下多次變異,證明人類和動物是鬥不過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