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的教育體制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強的實力,不僅培養出一批批本地優秀人才,還吸引了很多國外學生前來求學。由於新加坡保留了一部分英式教育的特點,又結合自身精英教育的需求,發展出一套與眾不同的分流教育體系。
對於很多國內的家長來說,新加坡的教育體系與中國差別很大,很容易看得一頭霧水。今天繼續梳理一下新加坡的高中以後的教育體系,從16歲上幼兒園到25歲大學畢業全都有!
高中教育(16-18歲)
新加坡的高中教育並不像國內那麼普遍。只有參加O水準考試前10%的學生才可以進入初級學院,接受新加坡的高中教育。初級學院提供的教育分為文理兩科,但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一些跨科課程來學習。2年之後,初級學院的學生會參加A水準考試,根據考試成績進入NUS、NTU等大學,或者承認A水準考試成績的其他國家高校就讀。也可以直接升入英美兩國的大學就讀。
大專教育(18-21歲)
進入理工學院的學生在經過3年的學習後可以拿到diploma(相當於國內的大專文憑)。對於多數新加坡人來說,diploma已經足夠他們找到一份好工作。當然,每年理工學院畢業的學生中,約有5%的人能夠進入大學(university)深造,這也算是逆襲的一種方式吧。
大學教育(21-25歲)
根據相關數據報告,在新加坡同一年進入小一的學生中,每4個人只有1個會進入公立大學。但是每年進入理工大學和工藝教育學院的學生加起來是進入公立大學的2.6倍。大學高達75%的淘汰率足以反映出新加坡分流教育體系的殘酷。不過殘酷的分流和激烈的競爭也保證了新加坡培養精英的高效、優質,為新加坡高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動力。
教育體系總結
截止到這裡,新家坡的各年級,各階段的上學體系就總結完畢了,大概是這樣的:
高分學生進入學業快速通道,直接通過6年中學直通車課程,通過A水準考試然後進入大學。
而成績相對低一些的學生,就要進入更複雜的分流制度,慢慢來。讀4年或者5年中學,通過O或者N水準考初級學院院(相當於高中高年級+大學預科)或者理工學院(相當於大專,學了很多實用技能,畢業可直接就業)。
初級學院畢業A水準考試進入大學。沒考進初級學院的學生,理工學院畢業後,也可以報讀大學。
直白說,就是:在新加坡,成績好,就能早點讀大學。成績沒那麼好,也沒關係,再多幾年曆練,想要直接學點實用技能(理工學院)就業工作也行,如果有夢想,將來還可以繼續升讀大學。
新加坡這種各種分流制度很殘酷,卻也幫助所有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雖然是精英社會,但早早進入職業學校,學習職業技能的孩子,也有自己一條能夠走得通的道路。甚至,我們身邊,也有不少新加坡人,先走職業路再考在職高等文憑,一樣做高管,開公司,生活得很體面。條條大路通羅馬,願你看完之後,放下焦慮,靜待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