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愛好者從自然界取材 創造昆蟲藝術品

說到昆蟲,會想到色彩斑斕的蝴蝶,或是花紋奇異的甲蟲。你有沒有想過葉子和種子,也能創造出栩栩如生的昆蟲藝術品呢?本地就有昆蟲愛好者發揮巧思,不但創造出特別的昆蟲藝術,還帶領居民探索自然界的奧秘。
在本地居住了20多年的伊莎貝爾,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同時也是一名藝術創作者。她曾和不少機構合作,將結合科學和藝術的展覽或工作坊帶進社區。
「人們通常認為藝術屬於控制創意和情感的大腦部分,但實際上兩者都需要,藝術也需要理性思考。」
伊莎貝爾從自然界取材,巧手拼湊出一隻只特殊的昆蟲藝術品。她還會拍下作品,再利用人工智慧生成獨一無二的昆蟲藝術品。
她也在社區開辦工作坊,為居民講解昆蟲的特性,動手製作昆蟲造型藝術品。
配合新加坡藝術周活動,她帶領武吉甘柏社區的90多名居民,用樹葉創作以昆蟲為主題的藝術品。中學生王騰皞就是其中一員。
王騰皞表示:「我是在博物館看到一些昆蟲,然後從中我得到一些靈感,做到我的昆蟲。」
有的居民帶孩子參與,讓他們親身體驗父母一代童年的樂趣。除了藝術創作,伊莎貝爾也和另外兩名昆蟲愛好者合作,帶領居民走進公園,認識昆蟲大軍。武吉甘柏公園是各類昆蟲的棲息地,也是民眾親近大自然的場地之一。
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昆蟲學家符懋昇表示:「在武吉甘柏公園大概有180多種昆蟲。一般會看到蝴蝶、蜻蜓。」
為了讓居民有更深入的認識,活動團隊預先為昆蟲大軍設置了「夜間吧檯」,用發酵的水果當誘餌,等待昆蟲大軍前來。儘管活動時下起了細雨,但不影響居民們的興致。約40人結伴前來學習,導覽員就地取材。平時鮮少近距離接觸昆蟲的孩子們,更是充滿了好奇。
「你感覺怎麼樣?」
「開心。」
「為什麼開心?」
「因為可以接觸昆蟲。」
自然探索之旅不但增長知識,也讓社區居民有了非一般的特別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