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r Sanjaykumar Kothary同學,現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MBA課程,對於將商業與醫學巧妙融合展現出了獨特的熱情。
當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創新項目 (DHIP) 的機會出現在眼前時,Anar沒有絲毫猶豫,立即與兩位分別來自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工程學院 (NUS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 (Duke-NUS Medical School)的同學組建了團隊。以當今女性所面臨的健康問題為出發點,尋找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開展了一趟創新之旅。
在DHIP項目中,他們創造了一種名為OasiGuard的創新醫療解決方案,它是一種能夠防止自然分娩過程中陰道撕裂的裝置。這項發明幫助他們斬獲了一個創新創業競賽的冠軍,並獲得了2萬新加坡元的投資,去進一步研發該項目。
在本篇特別專訪中,Anar同學分享了她在DHIP項目中的經歷與體會。
問:
作為一名MBA學生,是什麼激勵您加入醫學相關的項目?
我本科畢業於生物醫學專業學士學位,在報讀MBA課程之前還在健康科技領域工作過。我注意到了科學家和醫療專業人員所面臨的困境,就是把抽象的科學思想轉化為具體的商業產品。因此,我一直對如何促進醫療創新產品的商業化非常感興趣。
MBA課程提供了豐富的跨學科學習機會,讓我能夠與其他學科的學生合作,共同開發創新解決方案。當我有機會把我的商業智慧與生物醫學的專業背景結合起來時,我立即報名參加了DHIP項目。
問:
在OasiGuard項目團隊中,您擔任了什麼角色?
作為一名MBA學生,我在業務戰略制定和產品設計等多個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在課程中學到的專業技能,如財務會計和市場營銷,在估計利潤和損失、制定定價策略和上市計劃以及創建項目推介書方面特別有用。
由於我曾在一家健康科技公司工作,所積累的工作經驗為我們項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我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這不僅對於優化用戶接受度和可行性至關重要,對產品的設計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在市場調研過程中,我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讓我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用戶的需求。

▲MBA課程學生Anar Sanjaykumar Kothary(圖左)和她的團隊成員,他們分別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工程學院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
問:
與跨多學科的團隊合作有什麼感想?
在與跨多學科的團隊合作時,我能夠運用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團隊中的醫學生在設計產品時起到了關鍵作用,她幫助我們深入了解解剖和人體工作原理的內容。工程學的學生則是在產品的機械結構、材料、設計和測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憑藉我們多樣化的專業知識,我們能夠從不同角度去進行創新,以解決醫療需求。
此外,有效的溝通和理解是我們成功的關鍵。為了確保溝通的及時和順暢,我們建立了一個團隊章程,強調團隊成員之間要及時進行溝通。同時,大家還能在我們的WhatsApp聊天群中暢所欲言,所有成員都可以沒有顧慮地向其他人尋求幫助。
問:
OasiGuard項目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在未來一年內,我們下一階段的目標包括進一步的產品開發、用戶測試和開展臨床研究。考慮到OasiGuard目前仍然處於起始階段,所以我們需要保持耐心,等待這些評估的結果,然後再制定最終計劃。當然,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將這個產品推向市場,造褔全球女性。
問:
您的職業目標是什麼?
我熱衷於利用我的商業頭腦和生物醫學知識去開發創新的醫療解決方案,積極影響人們的生活。畢業後,我希望能夠找到一份工作,讓我去運用我的技能和知識推動醫療行業變革。

▲獲勝團隊OasiGuard獲得了2萬新加坡元的項目發展投資。
文章英文版首發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官網BIZBeat
原文標題為When Business Meets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