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4日訊)阿叔阿嫂違規,在家門前開墾「菜園」,結果被令清除,有居民大嘆可惜。
一名網友周三在面子書專頁Complaint Singapore貼文,指位於後港8道第544座組屋後方,一片美麗的「菜園」被宏茂橋市鎮理事會清除,大嘆可惜。
記者日前走訪現場,底層一名居民的家門前種滿了各種花草樹木,而隔了一條走道、在溝渠旁的一片斜坡空地,則不見「菜園」,空空一片。
居民盧先生(80歲,退休)受訪時透露,該處原本有一片綠油油的「菜園」,由他和四五名鄰居在三四年前開始一同打理。他們在該處種植了各式各樣的蔬菜、果樹,例如:莧菜、芥藍、空心菜、番茄、楊桃樹、蓮霧樹、菠蘿蜜樹等等。
「我從小在農村就幫忙家裡種菜和養雞鴨。當了30年的德士司機,退休後重拾興趣,就和幾位志同道合的鄰居在這塊空地種菜、種水果。我家門前的花草都已經種了30年,好幾代議員走訪時看到都曾稱讚很美、很整齊。」
他憶述,直至本月10日,市鎮會人員貼出公告,表示居民在公共區域違法種植或放置盆栽植物,不僅破壞現有植物及土壤,也可能滋生蚊子,因此當局人員將於17日前往清除。「市鎮會18日早上8時許,派了五六名客工前來,把那些快要收成的菜都連根拔起,果樹也統統砍掉。當時有至少20名居民到場圍觀,不少人都感到不舍。」

後港8道第544座組屋居民自行「開墾」家門前空地。(受訪者提供)
第二度被清除
盧先生透露,市鎮會去年10月首次派人清除「菜園」,居民隨後重新播種種植,豈料時隔5個月後,當局再度派人來清除「菜園」。
居民鄭先生 (57歲,建築業) 表示,雖然「菜園」看起來有些凌亂,但那是居民們的心血。
「這是老人們的興趣、心血,他們每天早上七點就出來耕種了,有時也會把水果、蔬菜分給左鄰右舍,鄰裡間感情也能升華。」
居民佘在隆 (81歲,退休) 也表示,「雖然我沒打理『菜園』,但那些每天耕作的鄰居一定覺得很可惜。」居民趙小姐 (40歲,旅遊業) 則表示,「我會替這些阿叔阿嫂感到可惜,可是如果種這些菜會滋生蚊子,還是除掉比較好。」

市鎮會派人把違規種植的蔬果、盆栽移走。(受訪者提供)
也有人贊成「還原」空地
也有居民贊成「還原」空地,減少蛇蟲鼠蟻。
居民饒先生(16歲,學生)表示,清除「菜園」是較妥當、較好的做法。「這裡蚊子很多,可能是因為溝渠關係,但盆栽下面也會積水,果樹砍掉風也比較大。」
居民祖安(61歲,主婦)也認為當局「還原」空地的做法正確,美觀又整潔。
「這片『菜園』看起來亂糟糟的,而且晚上有很多老鼠、蝙蝠來吃蔬果,那些老鼠還會跑到樓梯間,我搭電梯都害怕有老鼠或蛇出沒。」
居民陳太太(58歲,主婦)則透露,「阿叔阿嬸為了省水,好像會儲存雨水種菜,用這麼大的水桶存水,可能滋生伊蚊。」
市鎮會:基於公共安全考量
宏茂橋市鎮會發言人回複本報指出,當局曾禁止居民在後港8道第544座進行違法種植活動,去年10月份時,由於該區域的植物任意滋長,且樹木開始長大,有倒塌的風險,於是當局就進行清理工作。
發言人透露,今年初居民再度開始在該處種植,還架起柱狀建築及種植可能會吸引老鼠的植物,而且該處地形傾斜,並不適宜種植,樹木也很容易掉落。
「我們也發現柱狀建築內部會積水,並導致蚊蟲滋生,處於公共安全考量下,決定清除該非法種植的區域。」
發言人說,市鎮會鼓勵將園藝作為一種參與及共享責任的健康愛好,居民也可聯繫居民委員會了解有關社區園藝活動。
圖、文: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