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局同華僑銀行合作 修復烏敏島上紅樹林

國家公園局同華僑銀行合作,在烏敏島展開我國首個大型的紅樹林生態修復項目。(圖:公園局)
國家公園局同華僑銀行合作,在烏敏島展開我國首個大型的紅樹林生態修復項目,這項計劃預計在2026年完成,屆時將有大約8000棵紅樹在該地自然生長。
位於烏敏島雙溪榴槤 (Sungei Durian)的OCBC紅樹林公園將成為本地首個大規模採用紅樹林生態修復(Ecological Mangrove Restoration,簡稱EMR)方式的公園,修復活動將能提升紅樹林棲息地的長期復原力,同時增加我國的碳儲存能力,以應對氣候變化。
修復工作預計在2026年完成,到時該公園將有大約8000棵紅樹能生根發芽,而當局也會將展開社區參與和外展計劃,並為國人提供更多的休閒機會。
華僑銀行斥300萬元支持計劃
除了投下300萬元支持這項計劃,華僑銀行的員工志願者和社區組織,包括烏敏島網絡之友,也將在未來六年內於烏敏島海岸線上種植另外1000株紅樹林樹苗。
這些紅樹可吸收多達3000萬公斤的二氧化碳,加上周圍的泥灘和土壤,紅樹林生態的碳儲存能力比陸地生態系統高出三到四倍。

(左起)國家公園局局長余文輝、華僑銀行集團執行長黃碧娟和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共同進行植樹儀式。 (圖:國家公園局)
國家發展部長兼主管社會服務整合事務部長李智陞今天(29日)啟動這項紅樹林公園計劃,並在雙溪榴槤道池種植紅樹。
李智陞主持項目啟動儀式
李智陞表示:「OCBC紅樹林公園將幫助修復和保護新加坡更多的紅樹林板塊,這些解決方案在減緩氣候變化上非常重要,並為我們原生生物的多樣性提供額外的棲息地。」
華僑銀行集團執行長黃碧娟指出,除了紅樹林公園,集團也宣布在馬來西亞種植9000棵紅樹,以對抗氣候變化。
位於雙溪榴槤道池的紅樹林生態修復面積占大約四公頃,這一帶原本長滿自然紅樹林,但在1990年代為了促進農業活動而被清理和改造成水產養殖池塘,而這裡的池塘也在2001年被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