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仍處於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目前也還不能堂食,但海格路熟食中心一攤位投標價最高竟達5289元,而位於市區的紐頓和麥士威熟食中心攤位標價都超過4000元。
國家環境局最近公布5月份全島巴剎與熟食攤位招標情況,共有64個攤位有人競標,包括24個熟食攤位和40個巴剎攤位。
當中標價最高的攤位坐落在海格路熟食中心,標價為5289元,該攤位可售賣回教食品認證的熟食和印度餐。

海格路熟食中心一攤位引來5289元的標價。(檔案照)
第二和第三最高競標價則是紐頓熟食中心和麥士威小販中心的攤位,標價分別為4990元和4850元,兩攤位可售賣熟食、獲回教食品認證的熟食和印度餐。
《新明日報》記者(6月6日)走訪上述三個熟食中心,在海格路熟食中心做生意超過40多年的祖爾(62歲)對如此高的標價感到吃驚。
「標價還不包括水電、人力、煤氣等開銷,若折算下來,一天如果不賣至少200元,相信無法生存。」
另一不願具名的女攤販則坦言,雖然該熟食中心地理位置佳,但受疫情和防疫措施影響,目前的生意已大不如前,比疫情前少了約70%到80%。
紐頓熟食中心攤販林先生(64歲)則透露,高價競標的攤位之前曾售賣印度餐,但做不到幾個月便倒了。
「我們這裡主要是做旅客生意為主,目前因為不能堂食,也沒有旅客,所以生意大受影響,但沒想到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是有人出價這麼高。」
麥士威小販中心雞飯攤攤主許先生(58歲)則透露,高租金或對新進攤販帶來挑戰。
「如果加上額外的開銷如消費稅、物資、清洗碗碟費用,可能要再承擔多1000元,若疫情繼續下去,恐怕很難經營。」
記者:王鉦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