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年政府財政政策辯論(3月1日)進入第二天,人力部長陳詩龍發言時說,工人黨主張小部分富人承擔更多稅負,認為這樣做就不用調高消費稅。這聽起來非常簡單又具吸引力,但這是行不通的。
陳詩龍說,由富人挑更重的擔子,是政府的徵稅方式,而公平的稅收負擔和具懲罰性的稅負之間有很大區別。(視頻編導:葉俊穎/黎康)
新加坡稅制要維持公平,就不能只對最高收入群體徵收苛稅。維持消費稅不變所造成的35億稅收落差,如果通過調高個人所得稅和房地產稅來彌補,必定連帶衝擊中等收入群體。
陳詩龍說,由富人挑更重的擔子,是政府的徵稅方式,而公平的稅收負擔和具懲罰性的稅負之間有很大區別。
工人黨提出的稅務選項包括進一步增加個人所得稅和房地產稅。陳詩龍說:「如果我們這麼做,將不得不更大幅度地調高所得稅和房地產稅率。我們必須讓更多的人,包括中等收入者,付更多稅。」
這是因為政府不可能只對社會最頂層的1%或5%,徵收極具懲罰性稅款,因此中等和中高收入者的所得稅也得一起整體上調。這將包括那些從我國教育制度和社會流動中受益、勤勤懇懇地改善了自身境遇的人。
要彌補稅收落差,政府也同時得更大範圍地徵收更高的房地產稅。陳詩龍說,這意味著不僅有地住宅和高檔公寓的稅務將顯著增加,所有公寓,甚至包括執行共管公寓和較大型組屋,也可能受衝擊。
「如果我們採取工人黨的做法,我們將不得不增加中等階層的稅負,我認為這肯定會瓦解和破壞我們的社會契約和社會信任,新加坡將無法繼續團結。」
工人黨盛港集選區議員林志蔚在陳詩龍發言後澄清,工人黨提出財富稅只針對高收入、高凈值群體,而且工人黨估計這只能產生額外12億元稅收,因此主張配合其他稅務來獲取我國所需的收入。
黃循財在2022預算案聲明中也宣布了橫跨數年的外籍勞動力政策調整,包括調高就業准證和S准證收入門檻,以及下調建築和加工業客工比率頂限。
萊坊發布《2022年財富報告》發布
亞洲將成為第二大財富地區
萊坊發布的《2022年財富報告》預測,到了2026年,亞洲將超越歐洲成為第二大財富地區。到時候,新加坡的超高凈值人士預計比10年前增長268%至將近6000人,增速僅次於紐西蘭。

資產價值上漲為投資者的財富增值,新加坡2021年的富豪人數增加了332人至4206人,預計在到了2026年將超過6000人。
新加坡有28名10億美元富翁
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布的《2022年財富報告》顯示,新加坡凈值達3000萬美元(約4060萬新元)或更高的超高凈值人士,在去年增加8.6%或332人。
根據該報告,截至去年我國共有28名凈資產值超過10億美元的富翁,高於前年的25人。
萊坊新加坡董事經理鄧渼珊指出,新加坡是通往亞太城市的門戶,擁有現代基礎設施、穩定的親商環境,加上在疫情中受惠的增長行業和創業領域出現新的富豪,讓財富變得集中,超級富豪人數不斷增加。
萊坊預測,到了2026年,亞洲將超越歐洲成為第二大財富地區。到時候,新加坡的超高凈值人士預計比10年前增長268%至將近6000人,增速僅次於紐西蘭。
萊坊財富報告副主編弗洛拉哈雷(Flora Harley)說:「從房地產市場到股市到奢華收藏品,這些資產的價值上漲提升了富豪的財富。」
根據報告,平均來看,約三分之二的超高凈值人士財富配置在房地產。當中,不到三分之一的財富用來買第一套和第二套房子,其餘則用作直接或間接(通過房地產投資信託)投資於房地產。
萊坊:應對財富不平等
全球料徵收更多財富稅
報告指出,全球有12萬9557名超高凈值人士白手起家,他們年齡低於40歲,占超高凈值人士總人數的五分之一。當中,北美的人數最多,達到4萬4751人,其次是亞洲和歐洲,分別為4萬4565人和3萬零291人。
萊坊環球研究部主管貝利(Liam Bailey)認為,白手起家的年輕超高凈值人士的增長,將在近期內推動新的投資主題與創新活動。
調查顯示,83%受訪的私人銀行家、財富顧問、家族理財辦公室預期今年的財富會增加,此外萊坊預計全球超高凈值人士將在2026年前進一步增加28%。
貝利指出,為應對財富不平等問題所採取的政策將增加,下來可能會徵收更多財富稅,而徵稅範圍可能更偏重於資產而非收入。
新加坡豪宅價格去年上漲3.5%
另一方面,新加坡豪宅價格去年上漲3.5%,增幅低於本地整體私宅價格的10.6%增幅,在萊坊所追蹤的100個城市中排名第70,名列第一的杜拜增幅為44%。
萊坊指出,新加坡豪宅價格沒有像其他城市那樣迅速上漲,主要是因為政府控制房價漲速,過去10年所採取的措施成功確保房價沒有出現過熱現象、超越經濟表現和家庭收入的增長步伐。
文:黃琇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