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4日訊)首相敦馬哈迪醫生感激新加坡在一馬發展公司弊案上所做的一切,包括從採取行動逮捕和提控涉案者,直到決定歸還從大馬被竊取的款項。
「這些合作都是我們非常感激的。」
馬哈迪昨日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專訪時說,他在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面時就兩國所面對的課題展開討論,兩人都認為只要有善意,所有課題都能夠解決。

馬哈迪和眾東協領袖出席東協澳洲非正式早餐峰會。
詢及水供問題時,馬哈迪說,這課題還沒有最終決定,兩國仍需要從政府和政治層面繼續商討此事,希望能夠達成共識。
馬哈迪也在訪問中重申對彎橋的意願。他說,馬新兩國需要多一座橋,柔佛與新加坡之間的交通流量非常高,遠高於大馬半島與檳島之間的車流量。而檳威兩地目前已有兩座大橋連貫起來,也準備興建海底隧道。
「因此有理由相信,(馬新)兩國之間需要更多的橋樑。我們希望可以有一座直通車的橋樑,一半屬於新加坡,另一半屬於大馬。若這不可能落實,當然,大馬可以按本身計劃行事。」
馬哈迪也說,這座彎橋將完全沒有進入新加坡國土。
詢及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關係是屬於夥伴還是競爭者時,馬哈迪說,這需看情況,有時是需競爭方式,有時也會尋求合作。
大馬首相敦馬哈迪醫生指出,東協需要強調真正的合作,而不僅僅是在會議上「說說」而已。
「只說要合作並不好……當你回去後,你又變得自我保護,並阻礙東協合作。」
馬哈迪出席東協峰會期間,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這麼指出。他說,東協的規模是一項寶貴的資產,因為它擁有近7億人口,即使人均貧困,但是窮人也有需求。
「如果你能解決他們的需求,並試圖從東協內部供應這些東西,我認為這將有助於東協的發展。」
他以中國為例,通過利用其人口規模,儘管它是一個貧窮國家,卻能夠迅速發展。
馬哈迪也重申他對東協的信念,並表明放棄東協將意味著「回到東協之前的日子」。
「東協仍倖存下來,其他許多區域集團卻沒有,這本身就是一項成就。」
Post in: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