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77歲高齡的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最近出版了授權英文傳記《高難任務:吳作棟傳》,回顧自己的人生。
難得的是,這本傳記中,充滿了勁爆猛料!
傳記分上下兩卷,由《海峽時報》前採訪主任白勝暉執筆。
上卷講述了吳作棟擔任新加坡總理之前的故事。在他當國防部長時,李顯龍在部隊里擔任高級軍官,是吳作棟發掘了李顯龍,並成功遊說其從政。
下卷則主要是他後半生的故事,包括接任李光耀新加坡總理事業的點點滴滴,以及他所走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

其中最讓人大吃一驚的往事,是吳作棟曾邀請何晶參政。
彼時何晶才30歲,也尚未和李顯龍結婚,在國防部工作。
不過李何兩人婚後,吳作棟就不再提這事。因為他很清楚,不但何不會願意,李不會願意,恐怕整個新加坡都不會願意吧……看來計劃確實趕不上變化。
在何晶拒絕政壇之後,她在2002年出任了淡馬錫控股執行長,並任職至今。

書中寫道,1988年新加坡國慶群眾大會,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曾直言,時任副總理的吳作棟不是接班人首選。
當時許多新加坡人聽了都很震驚,就連坐在前排座位的吳作棟自己,也感到「困惑、震驚、目瞪口呆」。
一個星期後,李光耀又指他公開演講如木頭!可以說是非常不給面子了……

但是吳作棟心態很好。
他回憶道:「我明白這不是在進行人身攻擊,雖然我感到羞辱,但我知道他不是因為私人理由而羞辱我。我從不質疑他希望我成功。如果有的話,也是因我缺乏交際能力而讓他感到懊惱。」
吳作棟認為,李光耀是個「十分高尚的人「,他不去要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而是放手讓他們自行判斷,自行決策,自行執行。他補充說,若非如此,「陳慶炎、丹那巴南和我不可能願意與他共事。「
也有很多人視吳作棟為李光耀和李顯龍之間的過渡。但他在書中坦白陳述,自己當時有足夠自信能做好總理職務,而不是僅僅作為一個過渡人物。在他和李光耀的互動之間,也是反覆印證了這一點。

除了何晶,吳作棟也曾想過邀請李顯揚從政,但很快就打消了念頭。
他主要的考慮有兩點,一、李顯揚如果從政,一定被李顯龍的風采所遮掩;二、當時李光耀和李顯龍都在內閣里,如果李顯揚也進入內閣,一朝三父子,吳作棟自己難免被人視為橡皮圖章,雖然這不是事實,但也難免外人誤解,這是吳作棟所不願意的。
對李顯揚,吳作棟的評價是,他擁有企業界經驗,這是李顯龍所欠缺的;另,李顯揚不是應聲蟲(yes-man),他有話一定會說,他的這個特質從後來的「故居爭議案」表露無遺。

(左:李顯揚,右:李顯龍)
由於國會缺少女性議員,李光耀曾向吳作棟建議,讓他邀請李光耀的女兒李瑋玲從政。吳作棟私下諮詢李顯龍和楊榮文的意見,兩人都不認同。吳於是沒開口,李光耀後來也沒再提這事。
從這些節選爆料看來,大家是不是已經好奇心滿滿了?
如果對新加坡歷史感興趣,或者對榮譽國務資政的個人生活感興趣的話,這本傳記當真值得一讀了。
不過有點烏龍的是,網友拍到,吳作棟的傳記被放在了「Fiction」(虛構小說)版塊。
不負責任地猜(hu)測(shuo)一下,在看到書里這麼多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爆料之後,你可能會覺得這本書被放到這裡沒毛病……

新加坡眼評論:
新加坡憲法規定,每五年內有一次大選,大選選出國會,國會選出內閣,內閣選出總理,最後組成國家的領導團隊。為了在大選中勝出,每個政黨都會物色合適的候選人,競選國會議員。
這些候選人是各個領域中表現優異的人才,通常會被執政黨所注意到的,是以下幾類人:1. 政府里表現突出的公務員,比如吳作棟相中了當時在國防部的何晶;2. 企業界人才,大企業的高管,如總監、總經理、CEO級別;3. 學界人才,如大學、研究所里的學者;4. 表現傑出的專業人士,包括醫生、律師、工程師等;5. 職工運動、工會裡的領袖;6. 政黨自己的義工或長期在政黨基層服務的人,他們很接地氣,可以跟民眾打成一片。
所以,各個政黨會主動與這些人接觸,如果判斷他們具備成為國會議員的潛能,就會邀請他們加入政黨並在旗下競選,這就是所謂的「邀請從政」。如果在大選中當選議員,就有資格擔任部長,甚至擔任總理。
《高難任務:吳作棟傳》由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目前在各大書局有售。精裝版和平裝版的售價分別是56新元及37新元。
你也可以點擊「閱讀原文Read more」,在新加坡眼線上書店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