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顯龍(左)向新加坡總統尚達曼遞上他和內閣辭呈。
(新加坡訊)從政長達40年,掌舵20年的新加坡第三任總理李顯龍,今日正式卸下總理職務,新加坡政治進入新時代,也意味著李顯龍時代落幕,
李顯龍是已故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長子,因政治強人父親,使他一生與政治密不可分,從一出生就註定與這個國家的政治史有著剪不斷的連結。
1952年2月10日,李顯龍出生,當時郵政工友因為薪水補貼不合理與殖民地政府談判,年輕律師李光耀剛接下這個工會的法律顧問工作。他到竹腳醫院去探望剛分娩的夫人和迎接初生的長子時,他的專注力是在怎麼為郵政工友爭取權益,而不是自己的嬰兒。
李顯龍兩歲的時候,人民行動黨成立。從他懂事開始,在位於歐思禮路的住家常見到叔叔伯伯們上門開會。他7歲時新加坡自治,父親李光耀在1959年那一年成為自治邦總理,跟隨父親到選區,是他周末的課外活動之一。

李顯龍(左)主政20年,其作風親民,深受新加坡人民歡迎。

1974年,李顯龍取得劍橋大學數學一等榮譽學位及電腦科學優等文憑;32歲時成為新加坡史上最年輕准將,隔年(1984年)從政,當選德義單選區國會議員,隨後7次獲得連任,擔任多個內閣要職,包括副總理、財政部長、總理公署部長、貿工部長及國防部第二部長。
2004年,他從第二任總理吳作棟手中接過領導棒子,主政新加坡長達20年。
從2004到2024年,李顯龍主政的這20年政治上其實並不平順,新加坡政治景觀隨著每一屆大選而改變。1984年,李顯龍第一次進入國會,當時國會只有兩名反對黨議員。2004年,國會同樣是兩名反對黨議員,加上一名非選區議員。今天的國會議事廳,反對黨議員和非選區議員增至12人,包括一名反對黨領袖。
2011年的全國大選,是新加坡政治史上一場分水嶺大選,人民行動黨首次失去一個集選區,折損兩個部長、一個高級政務部長還有一個未來部長。2020年大選,人民行動黨再失去一個集選區。

李顯龍5月15日正式卸下總理職務,轉任國務資政。
在一般人的印像中,李顯龍和他的父親李光耀不一樣,不是天生的外交家,但李顯龍處理外交也有自己的一套,包括在任內處理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爭執多年的丹絨巴葛火車站問題,以及水供問題。
現年72歲的李顯龍,原本計劃在年滿70歲時交棒給接班人,這個時間表卻被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亂。去年11月5日,身為執政人民行動黨秘書長,李顯龍在黨大會致詞時宣布卸任計劃,他將在該黨慶祝成立70周年前交棒。
今年5月13日,他向新加坡總統尚達曼遞上他和內閣辭呈,5月15日正式卸下總理職務,轉任國務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