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口不足500萬,國土面積僅710平方公里(其中100多平方公里是填海而成),1824年新加坡淪為英國殖民地,1965年獨立建國,在短短50多年時間裡創造了發展的奇蹟,成為世界稱羨的「小國中的大國」,是世界公認的品牌國家。那麼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呢?對於我們的發展又有何借鑑之處呢?

一、新加坡招商引資基本情況
新加坡GDP平均增數超過8%,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3萬美元,國民平均儲蓄額超過6000美元,居世界第五位。新加坡沒有外債,外匯儲備已超過1000億美元。新加坡是世界最大的鑽井平台生產基地之一,第三大煉油中心,最大的硬碟生產國,亞洲第二大金融中心,對外貿易占東南亞的1/3,全世界超過7000家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機構,許多跨國公司的總部設在新加坡,「總部經濟」已構成新加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新加坡由獨立之初的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發展成為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國家,成功的招商引資是其經濟騰飛的重要推動力。新加坡招商引資的基本思想是:強有力的政府推動;積極超前的規劃;求新求變的思想;雙贏思想;親商愛商、客戶第一的思想。50多年來,新加坡根據本國每一個時期的特點和需要,制定經濟發展招商策略,成功地引進了一大批跨國公司,極大地提升了新加坡的經濟整體實力和發展速度。據統計,外資目前占新加坡全部投資的比重超過1/3、占其製造業投資的比重超過80%,外資企業已構成新加坡經濟的重要基石。
二、新加坡招商引資主要做法
(一)堅持政府主導,是新加坡招商引資成功的關鍵
新加坡獨立50多年來,在引資上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始終把握招商引資的主導權,針對不同時期的國內需求,緊跟國際經濟發展的先進潮流,明確出台重點引進什麼、限制什麼、淘汰什麼的政策措施。同時,結合每一個時期的需要,打造自己的比較優勢,對資本、技術、管理等經濟要素形成強大的「拉力」。
(二)設立專門機構,是新加坡招商引資成功的保障
新加坡負責招商引資的專門機構——經濟發展局(EDB)成立於1961年,是一個獨立的法定公共機構,它隸屬於新加坡貿工部,具體職責是:負責制定和實施商業與投資策略,協助加強新加坡作為商業與投資環球中樞的地位。與公務員系統的政府部委相比,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靈活性。經發局有自己的董事會,大多數董事會成員都由新加坡私人部門任命。經發局在芝加哥、倫敦、巴黎、東京、上海、孟買等地設有19個海外辦事處。
幾十年來,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致力於在國內和世界各地網羅各類精英人才,保證了引進的企業都能維持並提升市場領導地位。經濟發展局還有獨特的經發局文化,即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招商團隊。
(三)建立良好環境,是新加坡招商引資成功的前提
投資環境是一個綜合體系,包含的內容很多。其中投資者最關注的是「3S」,即Stability(安定)、Speed(速度)、Skills(技能)。新加坡民族之間相互寬容、尊重、平等、團結,政府與民眾關係融洽和諧,社會安定。有研究表明,新加坡是國家政治風險最低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最不貪污腐化的國家之一。同時,政府官員和全體公務員的服務意識非常強。政府在精兵簡政和明確職責的基礎上,提出「一切為了客戶、取悅客戶」的服務理念,並從完善基礎設施、美化自然環境、開展「一站式」服務等方面,積極開展親企業運動。
(四)設立經濟園區,是新加坡招商引資成功的抓手
新加坡園區經濟聞名於世,入園企業已達7000多家。為加強園區管理,1968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鎮管理局(現改名為裕廊國際),專門負責經營管理裕廊工業區和全國其它各工業區。園區管理委員會有批准項目、城市規劃以及園區規劃的權力,能發放居民暫住證,管理貿易和市場,徵稅,發放商業許可證等。委員會同時還提供警察、海關、社會保障、教育、全民體育運動、勞工等多項公共服務。
(五)突出重點目標,是新加坡招商引資成功的訣竅
50多年來,新加坡招商引資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定向招商,「尋找」、「追蹤」世界最尖端的企業,以引入大型跨國企業為突破口,帶動相關行業的其它企業跟進,通過跟隨效應形成產業集群,培育規模經濟。新加坡裕廊化工島,是用填海的方式連接而成的人工島嶼,總面積32平方公里,目前已經開發了約14平方公里。裕廊島在上世紀60年代只有兩家煉油廠。1991年新加坡政府對裕廊島進行全面規劃,集中投資,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和化學工業體系,在最大程度上共享原料供應,從而有效地降低了石油和石化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目前吸引聚集了包括埃索、埃克森美孚、三井化學公司等世界級的大型石化企業70多家,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煉製中心和全球十大乙烯生產中心之一。
三、新加坡招商引資有益啟示
一是樹立科學的招商引資理念。新加坡的經驗告訴我們,招商引資對經濟的推動力十分巨大,我們要進一步牢固樹立招商引資是實現地方經濟後發趕超的唯一選擇的觀點,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終始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來抓。
二是制定科學的招商引資規劃。新加坡政府針對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的特點和需要都制定了科學的、具有前瞻性的招商引資戰略規劃,並嚴格按照規划進行,使其招商引資有序發展,從而帶動了其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各地方也應針對經濟發展現狀制定一個科學的、切實可行的招商引資戰略規劃。特別是在招商引資的方向選擇上,目標一定要明確,不能出現偏差,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使引進項目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當地產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又緊跟國際經濟技術發展潮流。最終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實現後發趕超。
三是完善科學的招商引資措施。首先要加強招商引資的網絡建設,注重招商信息的收集和甄別,積極藉助廣泛的人脈資源,大力拓展招商渠道。新加坡經發局遍布全球的國際招商網絡為其提供了廣泛的招商信息和渠道,使其招商效率和成功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其次要堅持將產業鏈招商作為最重要的目標,積極打造產業集群。新加坡裕廊石化島的成功運作就是產業鏈招商,形成產業聚集的成功範例。我們要努力把握跨國集團及強勢企業把立足點放在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上,而將許多產品和工序外包出去這一投資策略的新特點,堅持缺什麼引什麼的原則,堅持在促進產業聚集上做文章,集中培植一批能為跨國集團及強勢企業配套的企業,成為吸引外資落戶的重要砝碼。
四是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對於招商引資而言,二者缺一不可。目前,環境吸引力因素出現了兩個明顯的轉變,一是從過去重硬環境向更加重視軟環境轉變,二是從過去重政策優惠向其他綜合因素轉變,包括當地配套產業、人力資源、完善公平開放的環境、政府效率、企業能力等等。新加坡招商引資的成功,從表面看得益於優越的地理條件、完善的基礎設施保障,深入分析則發現,新加坡廉潔高效的政府、完整的法律體系、穩定的政策、良好和諧的社會秩序等,對吸引外資起了關鍵性作用。
五是強化務實的招商引資能力。執行力,就個人而言,就是把想乾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對於團隊而言,則是將長期戰略一步步落到實處的能力。當一個組織的戰略方向已經或基本確定,這時候執行力就最為關鍵。解讀新加坡招商引資現象,感覺從政府到社會、從團隊到個人,都非常重視執行問題。特別是承擔招商引資具體職能的經濟發展局,在執行過程中,追求卓越、追求完美,頂住目標不放鬆,跟進、跟進、再跟進的做法,表現出的就是一種良好的執行力。從很大程度上講,新加坡招商引資的成功就是「贏在執行」。這一點,對招商系統而言具有十分現實的啟示作用。要學習新加坡經發局官員那種勤奮敬業、務實高效、鍥而不捨的精神和理念,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效率、充滿激情的招商團隊。
本文來源於中國招商網(www.zhongguozhaoshang.com )
中國招商網是專注於政府、園區、企業的招商與投資對接服務門戶網站。也是全國唯一具有千萬招投信息大數據並整合招商資源、投資資源、營銷策劃、產業定位、人才培訓、投資選址、線上招商推廣、線下項目推介、組織實地考察、組織招商峰會等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務平台。招商與投資就找中國招商網,諮詢熱線:400-900-7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