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編班」
——以您孩子的能力為考量
昨日,新加坡教育部宣布,本地所有中學將在2024年以前陸續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不再有快捷與普通源流之分。

那麼科目編班到底是什麼?
Subject-based banding
說起新加坡的科目編班,很多人都以為這只是在小學進行,其實,在新加坡的中學裡,也有科目編班。
新加坡教育部2014年在12所中學試行科目編班計劃(subject-based banding),距今已經有五年時間了。

該計劃旨在讓學生念中一時就能靈活選科,在2018年已擴大到所有提供普通源流課程的學校:
凡是小學離校考試成績符合標準的普通源流學生,從中一起就可根據個人強項修讀程度較高的科目。校方也可憑中一生的年中或年終考試成績,允許他們修讀較高程度的科目。
在2018年,有大約六成普通(工藝)源流學生選擇這項計劃;普通(學術)源流學生當中,則有約四成選擇加入。此外,2014年率先試行科目編班計劃的12所中學的學生,去年在全國考試中表現也不錯。
中學階段科目編班已實行5年!
Subject-based banding
今年是科目編辦計劃在新加坡中學的第6年了,過去5年里,有越來越多的普通源流學生加入……結果也顯示,普通學術源流學生的表現良好!
O水準
2018年的O水準考試中,科目編班計劃下的普通學術源流學生,超過90%在英文、數學、科學和母語考試中考及格,與其他O水準考生的表現相近。
N水準
2018年N水準考試中,科目編班計劃下的普通工藝源流學生,超過90%在英文、數學和母語考試中考及格,與普通學術源流的學生的表現也相當接近。

學生聲音:奠定基礎,應對課業
2017年畢業自長老會中學的謝同學是首批參與科目編班計劃的學生。她升上中學後被分入普通工藝源流,但由於小六會考的英文、華文和科學成績不錯,從中一起有機會選修普通學術程度的中英文和科學。
她的N水準成績屬於中等,由於當時她對工藝教育學院課程不感興趣,而且考慮出國升學,因此沒有升讀中五。
「後來我還是決定在本地求學。由於修讀過普通學術程度的科目,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如今應付課業比較輕鬆,否則如果從普通工藝源流水平直接跨入O水準科目,肯定更吃力。」
教師聲音:對老師學生好處多多
美華中學一位數學教師說,科目編班計劃讓學生在各自的強項科目上發揮潛力,對那些符合條件轉入更高程度源流的學生,也能更好地奠定基礎。
這位老師指出,他自前年以來教導的12名修快捷程度數學的普通學術源流學生中,半數陸續在中二和中三轉入快捷源流,目前都能應付學業。他們日後除了能報讀理工學院,也能以初級學院為升學目標。
「不少普通源流學生屬於晚開竅型,科目編班計劃有助開拓升學選項,學生多數都很珍惜這個機會。」
當前新加坡如何進行科目編班?
Subject-based banding
說了這麼多科目編班計劃,那麼科目編班又具體是怎麼實施的呢?

普通(學術)/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如果在小六會考(PSLE)中的英文、數學、科學和母語科目取得優異表現,可自中一起就選修這些科目里更高層級的課程。
普通(學術)/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如果在小六會考的標準科目中考取A*或A,他們可選修相應科目的快捷課程。
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如果在小六會考的標準科目中考取至少C,或基礎水平科目上中考取『1』級的成績,他們可選修相應科目的普通(學術)源流課程。
升上中一後,其他普通(學術)/普通(工藝)源流的學生如果在校內考試的某些科目考取優異成績,也可在校方斟酌後,選修相應科目的更高學術層級的課程。
在十二月下旬當學生去中學報到時,校方將提供符合資格的學生更多的信息和邀請函,讓他們申請選修更高學術層級的科目。
未來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
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
在目前的制度下,學生所修讀的是屬於自己源流的科目,分為快捷和普通源流。
不過,在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後,學生不再受快捷或普通源流的限制,而是根據自己的強項來選讀適合自己程度的科目。
除了目前的英語、母語、數學和科學四個科目外,學生也可以從中二起,選讀程度較高的人文科目如社會科(Social Studies)、歷史、地理和文學。

在新的科目編班制度下,原屬於普通工藝源流(Normal Technical)程度的科目將歸為中學水準1(General 1,G1)、普通學術源流(Normal Academic)程度的科目則是中學水準2(General 2,G2)、快捷源流(Express)程度的科目是中學水準3(General 3,G3)。
教育部答疑科目編班全面計劃!
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
Q1
學校是否會繼續根據學生成績來編排班?
隨著科目編班全面計劃的實行,學生將根據自己的能力選讀各種科目的程度。
由於學生將修讀各種不同程度的科目,這意味著學校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編班。這也能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一起成長和學習。
率先試行科目編班全面計劃的學校也將探索新的編班方式。當計劃陸續推出後,其他學校可以採用最佳的實踐方式。
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後,同一個學習程度和速度的學生將被編入同一班。因此,雖然班裡有來自不同積分段的學生,但他們在同一個科目上的能力是相同的。

Q2
這是否會對成績優秀的學生不利?
教育部在答覆媒體詢問時解釋說,學生若在小六會考中的某個科目表現特出,到了中一將能選擇程度較高的科目分類。
例如,一名小六會考總積分23分的學生若在英文表現特出,將在多數科目修讀中學水準2(General 2)的程度,但英文這科則可修讀更高級別的中學水準3(General 3)。
成績表現良好的學生並不會受到影響。學生將根據自己的能力,修讀中學水準1、中學水準2或中學水準3的科目。科目的學習程度相同的學生,會被安排在同一班上課,因此他們的學習能力並不會差太遠。

Q3
為什麼中學還是需要按照小六會考三種積分段來收生?這是否和分流制度類似?
使用小六會考積分段是為了讓學生在升讀中學時,來評估他們最適合哪種學習速度。在中一之後,學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強項與能力,修讀不同程度的科目。
科目編班全面計劃更具靈活度,學生在中一所選讀的科目程度,不會限制他們接下來的發展。
在同一個班裡,老師將繼續根據班內學生的不同進度,以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配合。教育部也將自己提供老師資源和額外的專業培訓。也有學校探討了一些有效並具有持續性的措施。

Q4
實行科目編班全面計劃後,高等教育學府在收生方面有何改變?
為配合科目編班全面計劃的實施,教育部也將調整目前高等教育學府的招生制度。教育部將檢討現有的招生制度,並在較遲時候宣布更多細節。
2028年的首批統一全國考試畢業生就將在這一個新制度下,報讀初級學院、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
隨著2024年科目編班全面計劃的推行,到2027年起,中學會考不分N水準和O水準,改以全國統一考試框架,將由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共同制定新的畢業證書。全國考試的成績單上會列出學生所報考的科目和程度,如中學水準1(General 1,G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