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燕玲說,淡馬錫理工學院和義安理工學院在聘用布羅謝茲時,有核對過他的學歷證書。(國會視頻截圖)
涉及衛生部愛之病資料庫機密信息泄露事件的男主角——34歲的美籍男子布羅謝茲(Mikhy Farrera-Brochez)在2009年曾利用偽造文憑在本地兩所理工學院當上講師,這是否意味著本地學府的聘用審查機制過於草率?有哪些措施能亡羊補牢?

布羅謝茲上周在美國被提控上法庭,罪名是非法擁有和蓄意轉移機密文件。(海峽時報)
宏茂橋集選區議員殷丹博士今天在國會上向教育部發出的上述詢問,恰恰也是紅螞蟻關注的。

宏茂橋集選區議員殷丹博士聽取劉燕玲答覆時,表情認真。(國會視頻截圖)
理工學院的人事部職員該不會是看到布羅謝茲是美國人,而且名字後面還跟著長長一串學歷:APA(美國心理學會會員), APS(美國心理科學協會會員), MCollT(美國教師學院會員資格), MS DPSY(發展心理學碩士), DipED(教育學文憑),就覺得這個人肯定很厲害所以就聘用他?
理工學院已核實學歷,依然防不勝防
當然不是。
這當然不是紅螞蟻所說,而是教育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次長劉燕玲在答覆殷丹博士時所澄清。
劉燕玲說:
「淡馬錫理工學院和義安理工學院在聘用布羅謝茲時,有核對過他的學歷證書,就是將他提交的複本與原件核對。這與公共服務機構和私人業界的人事聘用做法相一致。況且,布羅謝茲與理工學院管理層人員(包括心理學方面的專家)進行面試時,他對心理學的課題不但熟悉還有很好的見解,所以理工學院才聘請他。」
對此,殷丹博士繼續追問並提出以下建議:
「理工學院將複本與原件核對的做法讓我感到很奇怪。如果原件本來就是偽造的,那麼核實出來的文憑依然還是假的。我認為學府應該採取更強有力的做法,例如向發出證書的機構核對原件是否屬實。另外,還可以向求職者以前共事過的人查證他的品行與工作能力。」
劉燕玲答覆說,淡馬錫理工學院和義安理工學院在發現布羅謝茲使用偽造文憑應聘後,已經加強核對所有教職員的外國學歷,不只向頒發證書的機構核查新晉職員提交的外國學歷,也同時檢查現有教職員的外國學歷,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布羅謝茲存心欺騙更是防不勝防
她還說,自2014年以來,本地五所理工院也加強聯繫求職者在申請表格上所填寫的前僱主或推薦人來查詢求職者的背景。

劉燕玲。(國會視頻截圖)
「盡職調查可以做得很周詳,但不幸的是,任何系統都無法完全杜絕那些存心想要撒謊和欺騙的人。我們現在知道布羅謝茲對兩所理工學院都撒了謊。」
重點來了。
她還說,所有的背景調查都有局限性,而且需要時間,很可能會讓本地學府在聘請教職員過程中,輸給其他學府和機構。更何況,一些海外學府和機構基於個人隱私原因,不一定會協助核實。因此,密切觀察教職員在職時的表現才是至關重要的。
為了進一步「安撫」殷丹博士和在場的議員,劉燕玲也亮出一些數據來說明布羅謝茲在當講師期間,接觸過的學生並不多,所教學的單元對學生的成績影響也不大。
淡馬錫理工學院(講師,任期兩年,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
第一年教四個單元,第二年教三個單元;佔畢業總分的10%;
教過85名學生,占同級學生人數(1萬5900人)的0.5%;
義安理工學院(兼職講師,任期6個月)
教學單元佔畢業總分的3%;
學生人數占同級學生人數的1.5%;
劉燕玲也趁機澄清了布羅謝茲早前接受本地英文媒體《新報》專訪時所說,他會參與淡馬錫理工學院所成立的兒童心理診所的說法。淡馬錫理工學院最終並沒有成立該兒童心理診所,因此布羅謝茲並沒有機會接觸到任何幼兒。
聰明的蟻粉有沒有被劉燕玲的解釋所說服?
雖然對學生的影響不大,但以淡馬錫理工學院講師平均一個月6000新元的基本工資加上其他福利,兩年時間也被布羅謝茲騙走了至少19萬2000新元的工資。加上義安理工學院那邊的6個月工資,這筆識別騙子的「學費」相當可觀。

淡馬錫理工學院講師預測工資。(Glassdoor)
紅螞蟻以前有一段時間因工作所需必須面試無數求職者(具備7~8年工作經驗的那種),多數人的簡歷都做得非常出色,身為面試官瞄到這種簡歷完全是眼睛一亮,但很多時候,在面試時這些簡歷上的出色就會不攻自破。
但也有例外。有些求職者不僅簡歷出色,面試時表現更為出色。但因為過於「完美」,反而引起紅螞蟻和當時領導的猜疑,決定私下找他們前工作單位的負責人核實一下。
(看吧,人脈很重要,如果不是剛好是自己認識的人,也不可能問出那麼多內幕。)
事實證明,人事部按部就班聯繫上求職者簡歷註明的前僱主或推薦人所核實到「實情」,與我們私下收集到的信息是有出入的。身為推薦人,一般都會替求職者美言幾句。若求職者存心欺騙,還真不是那麼容易露餡。
以布羅謝茲為例,《南華早報》上周四(21日)就曾報道說,布羅謝茲在前來新加坡工作之前,曾經以執行董事的身份在香港經營一間名為Guia Education特需孩童的教育中心。該中心為那些特殊需要的孩童進行鑑定測試,每次收費近8000港元(約1379新元)。
若不是布羅謝茲泄露衛生部愛之病資料庫的新聞被爆出,引起香港媒體的關注,也不會發現Guia Education的註冊地址原來是假的,更不會發現,布羅謝茲和Guia Education的其他職員全部都不是美國心理學會的會員。
存心走漏洞者一定也會做好完全準備,除非我國教育部魔高一丈,否則很難憑現有的核查制度過濾掉那些有頭腦有道行的道貌岸然騙子。
假的,有時看上去比真的還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