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醫院採用新AI技術 協助醫生更快診斷中風

採用這項技術的國大醫院團隊。(圖:國立大學醫院)
本地醫院採用新的人工智慧技術,將分析電腦斷層掃描CT圖像的時間從20分鐘縮短到一分鐘以內,協助醫生更快判斷病人是否患上急性缺血性中風,以儘快動手術。
國立大學醫院是本地首家採用這項科技的醫院。院方表示,今年二月至今,已通過這項技術診斷400多名疑似中風病例。
以往,病人在進行緊急電腦斷層掃描後,醫生需要長達20分鐘來分析圖象,判斷他有沒有中風,需不需要通過機械取栓術去除腦部阻塞動脈中的血塊。
對急性缺血性中風個案而言,這是一項分秒必爭的決定,因為每分鐘的拖延將可能導致190萬個腦細胞壞死,讓病患失去正常行走、說話等能力。
國大醫院影像診斷科高級顧問醫生楊存立說,如今,患者進行緊急CT掃描後,掃描成像數據會自動傳輸到新的RapidAI平台進行分析。
「不到一分鐘,RapidAI 可以迅速告訴醫生大腦中風損壞的程度,並且通知他們大腦哪個部位可以通過治療來保存。我相信這項技術可以顯著縮短患者等候治療的時間,並大大提高他們的治療效果。這可以降低患者癱瘓和腦損的程度。」
衛生部的數據顯示,中風是本地第四大殺手,每100名5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就有四人中風。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預計這個人數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