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25日,故宮博物院開年首場大展「何以中國」在文華殿開幕,130餘件珍貴文物亮相故宮。上起石器時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銅器、金銀器、書畫、古籍善本、印章等類別(受展廳環境限制,大部分紙質和絲織類文物為複製品),其中有何尊、長信宮燈、藏文《四部醫典》等聲名遠播的國寶重器。
本期,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邀您共同觀看故宮開年大展——「何以中國」,在文華殿里遍覽中華文明。
展覽以大河作為貫穿中華文明的脈絡,將文明的起源、傳承、發展比擬於 「源」「流」「匯」三個單元,以中國各地的文物為線索,展現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兼容並蓄,引領觀眾一起去探尋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三個單元下各設三節,合為「九章」。
第一單元「源」

分為「天地之間」「生作在茲」「啟蒙奠基」三節。
從中國地理分析開篇,闡釋中華文明生產力動因,以中國獨特的物質文化,展示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制度體系,統一多民族國家由此奠基。

紅山文化玉龍 新石器時代
故宮博物院藏

銅太陽形器 三星堆文化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藏

何尊 西周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新石器時代
甘肅博物館藏

少虡劍 春秋
故宮博物院藏

刻辭龜甲 商代
故宮博物院藏

蟠螭紋編鐘 戰國
故宮博物院藏

長信宮燈 漢代
河北博物院藏
第二單元「流」

分為「血脈相依」「和衷共濟」「休戚與共」三節。
分別闡釋中華文明通過域內各民族的交流融合、與域外文明的輝映互鑒、與自然萬物的對話互動,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輝煌歷程。

銀鎏金鑲珠金翅鳥 大理國時代
雲南省博物館藏

「晉歸義羌侯」金印 晉代
甘肅省博物館藏

驛使圖畫像磚(複製品)魏晉
甘肅博物館藏

金狩獵人物紋六曲花口杯 唐代
山西博物院藏


胡人吃餅騎駝俑 隋代
山西博物院藏

緙絲《梅花寒鵲圖》軸(複製品)南宋
故宮博物院藏
第三單元「匯」

分為「民本邦寧」「格物維新」「匯流澄鑒」三節。
分別闡釋中華民族尊仁重禮、家國一體的傳統觀念,追求極致、勇於創新的探索精神,文脈綿延、文華盡匯的中國智慧,既集大成地展示中華文化優秀成果,更鮮明地揭示一切文明歷史都由人民創造、人民享有、人民傳承。

青花藏文高足碗及銀鏨花紋碗座 明宣德
西藏布達拉宮管理處藏

金甌永固杯 清代
故宮博物院藏

天文圖碑拓片 南宋
蘇州碑刻博物館藏

五代後蜀殘石經 後蜀
四川博物院藏

碧玉描金雲龍紋特磬-太簇 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

《四庫全書》(複製品)清代
故宮博物院藏
何以中國
展覽地點
故宮博物院文華殿
展覽時間
2022年1月26日—2022年5月4日
也可以通過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何以中國」線上專題沉浸式在線體驗展覽
https://ggzlquanjing.dpm.org.cn/scene/wPIRwsKstn5bVoDoqCG426Sfykpnc2hK/20220207_hyzg/tour.html?exhibit_id=152

掃描二維碼進入展覽
鳴謝:
故宮博物院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