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專家和居民認為,最近冠病疫情會在紅山景等地方的巴剎和熟食中心擴散開來,主要有四大原因。

紅山景第115座巴剎與熟食中心出現多起冠病確診病例,被列為新感染群,該處從本月13日起關閉至26日。國家環境局安排人員為巴剎與熟食中心內部以及周圍噴灑消毒藥水。(檔案照)
1)人多空間有限
受訪的專家認為,巴剎和熟食中心的人多、空間有限,在這種擁擠的環境里,即使通風,病毒傳播的風險還是比較大。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古阿烈副教授(Alex Cook)對《海峽時報》說,一些濕巴剎的攤位密集,加上在高警戒的防疫階段里,有很多人依然一窩蜂到巴剎和熟食中心去,造成巴剎更顯擁擠,因此巴剎雖然有自然通風,也容易造成病毒擴散。
他說,最近的感染群,就包括巴剎小販、上巴剎的人和他們的家人。
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亞太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說,在通風的濕巴剎會出現感染群,意味著病毒是通過飛沫傳播,以及觸摸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傳播。
2)買必需品地方風險較大
濕巴剎、熟食中心、超市和購物中心是人們前往購買食物和必需品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傳播病毒的風險相對也比較大。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說,現在很多人居家辦公,社交活動也減少了,不過很多人還是得到購物中心、超級市場和濕巴剎購買日常用品和食物,這些地方就比較容易出現感染病例。
最近在紅山景115座巴剎和熟食中心出現的感染群體,已經多達56人,成為新加坡第三大感染群。
附近的濕巴剎出現相關聯的感染案例後,已經採取了防疫措施。附近的紅山巴剎和熟食中心必須接受強制性的冠病篩檢,在直落布蘭雅通道巴剎和熟食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接受了檢測,該巴剎也關閉清洗和消毒。
在巴剎和熟食中心傳播開來的,可能是傳染力更強的德爾塔變種病毒,才會暴發感染群。
3)或染德爾塔毒株
衛生部較早時說,上個月底為止,新加坡有550人受德爾塔變種毒株感染。
張毅穎教授認為,德爾塔變種毒株的傳染力更強,這麼一來,被感染的人在社區里活動,例如去工作或逛街時,他們工作的地方和到過的公共場所都會有感染的風險。病毒可能從感染原點如巴剎,傳播到工作地點和其他公共地方去。
不過,淡馬亞教授認為,在本地巴剎熟食中心暴發的感染群,大概和德爾塔變種毒株無關。他指出,世界首起出現大感染群的是中國武漢的市集,這點和本地巴剎的傳播很相似。
4)不遵守安全措施
社區內還是有人不遵守安全措施,有些樂齡人士可能也沒有安全意識,沒有戴好或沒戴口罩。 受訪的紅山和直落布蘭雅居民說,區里出現感染群,他們也看到不少人沒有遵守冠病安全條例,例如沒有把口罩戴好,甚至沒戴口罩或不遵守安全距離條例。
一名住在紅山的安全大使吳先生說,他曾經看到居民聚集在公共場所抽菸,多人聚集在一起講話,有些人連口罩都沒有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