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最近的一波冠病疫情,以奧密克戎BA.4和BA.5毒株為主。(聯合早報)
作者 許耀泉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紅螞蟻一樣,這陣子不時聽到身邊的人當中,有人「中了」?
可惜,「中」的不是馬票或者多多,而是冠病。
有人是第二次感染,就連兩年多一直沒被冠病病毒找上門的也終於中招了。幸好,在紅螞蟻認識的人當中,感染病毒的人通常隔離大約7到10天,就痊癒了。
新加坡近期的病例,主要是感染了傳染性更強的奧密克戎BA.4和BA.5毒株。
專家表示,這兩個毒株雖然比早些時候的毒株更具傳染性,但大家更需要注意的,是疫苗產生的免疫力,會開始消退。
傳染病專家:抵抗力不會持續終生 人們還可能再受感染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專家許勵揚副教授接受《海峽時報》訪問時指出,雖然目前仍沒有證據清楚顯示奧密克戎變種毒株會導致更嚴重的症狀,但「我們不認為變種毒株引發的症狀會大不同,畢竟它終究是同一個病毒。」
然而,許副教授仍警告: 「我們對這些病毒的抵抗力不會持續終生,人們受感染後的四到六個月里還是可能再次受感染,在出現新毒株的情況下尤其如此。」

專家表示,現有疫苗仍能對變種毒株提供有效保護。(路透社)
另一名傳染病專家梁浩楠醫生則指出,即使現有的疫苗針對的是早些時候出現的變種毒株,但它依然能提供有效的保護力。因為未接種疫苗的人,比起已接種現有疫苗的人,一旦感染冠病後住院的可能性,會高出五倍至10倍。
許副教授也提醒說:
「病例若大幅度上升,還是會導致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
衛生部:預計今年第四季可為嬰幼兒接種疫苗

在本地,感染冠病的兒童絕大多數都能在家康復。(海峽時報)
另一方面,我國近期有兩名兒童因冠病去世,引起不少關注,兒童是否應該接種冠病疫苗也引起熱議。
據《聯合早報》報道,衛生科學局與冠病疫苗專家團隊正針對五歲以下兒童接種冠病疫苗的安全和效用展開研究。
衛生部本周一(7月25日)答覆媒體詢問時說,已經在為六個月至四歲大的嬰幼兒接種疫苗的工作做準備,預計第四季可展開。
對於兒童接種疫苗,好些網民擔心他們承受不了疫苗的副作用,也有人指出,幼兒不一定懂得說出自己身體哪裡不適。
「家長們你們要打(疫苗)就打吧... 但是記得,6個月大的嬰兒是不懂得怎麼告訴你他心臟病發作的。(去年7月)在健身房裡心臟病發作的那名青少年知道如何求助,也獲得賠償,但許多人沒那麼幸運。」


「不應該強制這個脆弱的群體接種疫苗。我們必須先看看情況。」

衛生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至今通報約170萬起冠病確診病例,其中3.9%是五歲以下兒童,約等於6萬4000人。
絕大多數兒童在家康復,只有約0.022%(約14人)需要輸氧或在加護病房留醫。
今年確診冠病的四歲以下兒童里,每10萬人中只有12人患重症,低於去年的4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