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倘若收入和財富差距擴大、或是一些群體覺得制度不站在他們這邊,抑或相互競爭的需求無法調和時,新加坡社會的高信任度就很容易被削弱。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強調,必須不斷與所有新加坡人,就他們的關切和如何《聯合早報》報道,黃循財今日在慈善機構尊義(新加坡)的國際研討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說,新加坡過去幾十年,面對艱巨和看似無法克服的困難,取得了成功,不僅是因為新加坡為經濟和國家發展所採取的各種政策和策略,核心原因是信任。
他說:「新加坡很幸運地是個信任度高的社會,但這並非偶然發生,而是我們孜孜不倦建設的。政府和人民之間信任度高。更重要的是,人民之間的信任度高。」
黃循財重申,不能把當今新加坡社會的高信任度視為理所當然。
「在新加坡,我們以小心謹慎(paranoid)著稱,有時甚至因此被批評。但我們應該欣然接受這點,因為我寧可謹慎,制定計劃適應不斷變化的未來並繁榮,而不是過於安逸,最終後悔,變得無足輕重,甚至被淘汰。」
他也舉出一些可能導致社會信任消散和驟降的例子,如收入和財富差距急劇擴大,使人們感到生活不能改善、孩子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體制只對頂端少數人有利等。
又例如,一些群體的焦慮和擔憂沒有得到解決,像是學生感覺被教育系統框限,或是年長員工被裁後找不到工作而苦苦掙扎,或是不符合社會傳統成功標準的人,因早期失敗而灰心喪志。
黃循財說,這正是新加坡開展「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運動的原因,以檢討社會契約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創造更多機會、提供更大的保障,並加強新加坡人之間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