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美蔬菜批發市場隱身工業區內,人流量不多,顧客主要是中部與東部的雜菜飯攤、餐館等餐飲業者。(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繼大巴窯東夜間蔬菜批發市場之後,位於烏美工業區的露天蔬菜批發市場也面臨停業,攤販最遲必須在今年8月底遷走。
《聯合早報》報道,這個在烏美三道第3017A座旁的露天停車場,除星期天外,每晚11時營業到隔天早上7時的夜間蔬菜批發市場,僅剩的3個菜商上個月接獲業主裕廊集團來函通知,最遲須在8月31日結束生意。
同大巴窯的批發市場一樣,當局也為這些菜商提供3個轉去其他地點繼續營業的選項,即巴西班讓果菜批發中心、環境局管理的巴剎,或者私人菜市場。
這些受影響菜商的主要客戶是餐館和小販。他們受訪時說,由於大巴窯東要發展,當局要求那裡的菜販遷離無可厚非,但烏美是工業區,業主也未詳盡解釋原因就通知停業,令他們感到無奈。
其中一名林姓菜商(70歲)做蔬菜批發生意已有50年。他接受訪問時說:「大巴窯東(蔬菜批發市場)因為要發展所以必須關,烏美沒有新建設,為什麼不能暫時讓我們用呢?」
根據早前的報道,大巴窯東蔬菜批發市場最遲得在8月19日停業。新加坡食品局當時說,隨著大巴窯東住宅項目的發展,預計這個批發市場占用路段的交通會更繁忙,不適合運營菜市場。
烏美蔬菜批發市場的另一陳姓菜商(78歲)說,這個市場是在2003年沙斯疫情後設立的,全盛時期有近20攤。雖然現在只剩零星幾家,但他們在這一帶營業也有近20年了,對這個地方有深厚的感情。「突然宣布要關閉,十分不舍。」
另一不願具名的菜商(48歲)說,他自幼就跟隨叔叔從馬來西亞古來採購蔬菜來烏美售賣。他的顧客集中在東部,如果搬去巴西班讓果菜批發中心,單單送貨所需的燃油和人力成本就會大大提高。「如果找不到(適合的)地方,也許就不賣菜了。」
裕廊集團發言人答覆詢問時指出,目前這3個業者持有的臨時租用准證將在3月31日到期。為了讓他們有更多時間搬遷,集團把臨時准證的有效期延至8月31日。
裕廊集團比照大巴窯東情況 停止烏美蔬菜批發業務
發言人並未說明不繼續對這些業者發出臨時租用准證的原因。根據菜商收到的電郵通知,裕廊集團也僅說將比照大巴窯東夜間蔬菜批發市場的處理方式,停止烏美的蔬菜批發業務。
原本也在烏美蔬菜批發市場做生意的菜商劉進業(37歲)得知須遷出後,在上個月退租。他說,烏美和大巴窯東的情況有所不同,烏美的業者不是免費使用場地,每個月須繳付約3000元的停車場租金和廁所清潔費。他現在不再擺攤,而是直接從馬來西亞取貨送到顧客店裡。「不然人工費、車油費、新馬兩邊消費稅都要繳,很辛苦、不好賺。」
在後港經營咖哩餐館的王姓店主(75歲)近幾年來都到烏美工業區採買蔬菜,每星期兩三次。「這裡蔬菜新鮮,每公斤便宜約一兩角」。她說,這個批發市場停業後,她得到較遠的巴西班讓中心去辦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