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將進一步放寬戴口罩的規定,不強制公眾在多數室內和戶外場所戴口罩,但超過六成的調查對象仍選擇繼續戴口罩,主要因為自己會覺得更安心,只有一成的人表示會摘下口罩。
李顯龍總理8月21日發表國慶群眾大會演說時指出,隨著新加坡疫情趨穩,人們日後只須在乘搭公共運輸工具或各種醫療場所中戴口罩。其他戶外和室內場所,包括學生上課時,則不強制戴口罩。

新加坡將進一步放寬戴口罩的規定。(卓祾禕攝)
根據zaobao.sg的網絡調查,截至8月22日下午5時,過半的人表示會在人多的情況下戴口罩。共有7187人參與這項調查。
超過六成的人還會繼續戴口罩,26%視情況而定。他們當中,有62%戴口罩是為了讓自己安心;28.5%認為確診病例還很多;8.5%表示戴口罩是因為家中有年長者。
75歲的李錫強(退休人士)受訪時說,年長者因身體較虛弱,所以應儘量繼續在外戴口罩,尤其在人多的地方。
「我每天都會留意新加坡疫情數據,若近期確診病例偏高,出門時就一定要戴好口罩,比較安全。」
三分一家長不贊同孩子上學摘口罩
新加坡8月22日新增1694起冠病病例,連續兩天創下三個多月以來單日最低記錄。
至於是否會讓孩子在學校不戴口罩,約45%的人表示會看情況,33%不允許,22%覺得可以。
鄭譽銘(43歲,自僱人士)育有一對兒女。他同意學生在沒戴口罩的情況下更能集中注意力,但也希望學校會在特殊情況下,如臨近重要考試或班上有人確診後,要求學生暫時戴口罩。
一些受訪者則認為餐飲業者應繼續戴口罩,因為他們除了得處理食物,也接觸眾多顧客。

一些受訪者則認為餐飲業者應繼續戴口罩。(卓祾禕攝)
在馬林百列熟食中心經營菜頭粿和福建麵攤的洪恩玲(41歲)認為,確保公眾安全最重要,因此不介意繼續戴口罩。「但若政府說可以不戴,我就會摘下,畢竟政府一定經過仔細評估和考量後才做出這個決定。」
她透露,她與丈夫過去兩年多,幾乎每天都得在大火前輪流烹飪約七到八小時,每兩小時口罩就會因流汗而濕透。「尤其天氣悶熱時,戴口罩更辛苦,身心更快疲憊。」
在丹戎巴葛坊小販中心經營咖啡檔的林添榮(38歲)也覺得戴不戴口罩都有利弊。「戴著時,很多時候聽不清顧客點了什麼。若政府說不須要戴口罩,我們當然不戴,但會繼續採取一些防疫措施,如勤消毒所有餐具,以及準備餐飲時不要說話等。」
戴口罩的規定一旦放寬,公眾是否須在乘搭德士或私召車內戴口罩仍未知。開德士已有20多年的林德瑞(66歲)希望乘客搭德士時能繼續戴口罩,因為車內空間小,病毒更易傳播。
「我也曾載過確診乘客,當時還被隔離,所幸自己沒有染疫,但感染風險可以減少就儘量減少。如今我已上了年紀,也會擔心確診後的併發症。」
文:王嬿婷、藍雲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