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增設三個創新中心 助中小企業應對創新挑戰

我國在建築環境材料、城市農業、美容與個人護理三個增長領域建立三個新的創新中心,促進本地創新生態系統,並將在未來五年內為多達1500家中小企業提供支持。
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昨天(25日)在新加坡創新與科技周(SWITCH)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全球在創新領域上面臨諸多障礙,其中包括缺乏人才、科技發展速度太快及綠化過慢。
增設創新中心幫助初創企業
王瑞傑說,科技發展速度太快,世界各地許多中小企業難以跟上並獲得新技術。他表示,我國的創新中心(Centre of Innovation)在此扮演了關鍵角色。我國現有的八個創新中心,為中小企業從實驗室設施到諮詢、培訓以及發展、試驗科技產品,提供了一站式的支持。
在這個基礎上,政府將在本地的理工學院推出多三個創新中心,集中在三個增長領域,包括建築環境材料、城市農業、美容與個人護理,並將在未來五年內為多達1500家中小企業提供支持。
加大投資培養創新人才
王瑞傑也表示,在本地發展人才資源方面,業界扮演了主要角色。他宣布,政府將額外投入5000萬美元(約7106萬新元)培養人工智慧人才,希望在未來五年內將人工智慧學徒人數從目前的200多人,增加一倍。
此外,我國也將為人工智慧領域創設新的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獎學金,吸引頂尖研究人員在本地進行突破性研究,同時吸引和指導新興人才。
加速綠化發展 帶動可持續創新
在綠化發展方面,王瑞傑宣布,啟動第四屆可持續發展公開創新挑戰賽。
可持續發展公開創新挑戰賽由新加坡企業發展局 (EnterpriseSG) 與私營企業合辦,希望通過企業互相激發推出新的可持續發展方案以滿足行業需求。
淡馬錫基金會今年將讓宜居挑戰(The Liveability Challenge)與可持續發展公開創新挑戰賽合作,共有超過200萬美元(約284萬新元)用於支持創新解決方案的開發。
新加坡創新與科技周為期四天,在聖淘沙名勝世界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