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胸骨向內凹陷的新加坡男子接受全新的手術方案,新加坡中央醫院的醫療團隊通過電腦斷層掃描將其胸腔凹陷的部位,用3D列印技術模擬重建。
21歲的葉駿傑一出生就胸骨向內凹陷。他熱愛運動,但經常覺得呼吸困難。因為外形不同,也讓他產生自卑感。
「當兵的時候需要脫衣服這種情況就覺得很尷尬。我需要駕坦克車,坦克車裡面的空間很小當時也是要戴口罩,所以我就覺得喘不過氣了。」
葉駿傑曾接受傳統的矯正手術,醫生在他的胸骨置入金屬板,把塌陷的地方往外推。不過這項手術容易造成疼痛、鋼板移位等問題。

葉駿傑熱愛運動,但因胸骨向內凹陷,經常覺得呼吸困難。
去年12月,他在醫生的建議下,接受全新的手術方案,由新加坡中央醫院的醫療團隊通過電腦斷層掃描將胸腔凹陷的部位,用3D列印技術模擬重建。
這也是新加坡中央醫院首次使用3D列印技術,為胸腔凹陷的人重建胸腔,成功醫治胸部畸形的個案。
該院整形手術高級顧問醫生周康益醫生表示,通過上述方式可以計算病患不對稱的地方有多少,算出來之後,就從病患的大腿拿骨髓放在假體上。

新加坡中央醫院醫療團隊為胸腔凹陷病患進行重建胸腔手術。
「兩年後假體會慢慢地被吸收,剩下的就是病患的骨髓。我們預算3年後這個就變成他自己的骨頭。」
新加坡中央醫院3D列印技術中心臨床主管陳邦偉醫生透露,3D列印技術中心還有一項作用,是整合各形式的3D列印醫療設備的開發,把製造這些器材到準備就緒之間的時間從好幾個月縮短到幾周。
3D列印技術中心預計今年底之前成立,可為出現複雜性骨折的人提供治療,也能讓醫生在手術前熟悉運作。

新加坡中央醫院首次使用3D列印技術,為胸腔凹陷病患重建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