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減少兒童用品浪費,本地一些家長自發收集舊玩具和嬰兒推車等,清洗後轉贈給低收入家庭,甚至租下商場單位半年,將它改造成遊樂區讓孩子們共享玩具。
為減少兒童用品浪費,本地一些家長自發收集舊玩具和嬰兒推車等,清洗後轉贈給低收入家庭,甚至租下商場單位半年,將它改造成遊樂區讓孩子們共享玩具。
設在詩閣廣場的遊樂空間不大,但有50多種玩具和書籍。這個周末啟用後吸引至少50個家庭攜帶幼兒前來。
一位母親表示:「我發現到她玩的那些玩具,玩一兩次就不玩了。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能讓她體驗。一方面可以省錢然後不占用(房子)那麼多地方。」
為安全起見,共享玩具遊樂區每天消毒至少三次,每次允許最多七個孩童使用,各一位家長陪同。每小時收費10元。
智樂寶寶創辦人何依霬說:「收費是為了負擔遊樂區的營運和人力開銷,可是住在租賃組屋的居民可以免費入場。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減少隨性購買的概念。」
如果孩子對哪個玩具情有獨鍾,家長可以用二手價格買下玩具。非政府組織零廢新加坡表示,兒童玩具大部分由混合塑料製成,不能回收降解,最好減少購買或捐贈共享。
業者計劃最快今年底在鄰里也設立類似這樣的遊樂區,同時也舉辦免費工作坊,讓家長和孩子們一同學習如何變廢為寶。
由一位父親業餘創辦的嬰兒推車清洗店,則回收安全性能完好的推車,免費清洗後分配給貧困家庭。多餘的就拿來轉賣,所得全數捐給新加坡兒童會。但業者坦言目前供過於求,店內一度累積多達200個推車,有的價值800元、使用不到十次。
嬰兒推車清潔公司創辦人陳瑋傑表示:「我覺得是需要推動,如果我們不提醒公眾或不提醒福利團體,我們就可能會覺得它的流量會比較慢下來。」
業者計劃日後重啟租借服務,讓短期到訪的旅客租用。
這家二手兒童服裝店也有同感,認為捐的人多、買的人少。業者呼籲國人將環保意識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