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起,新加坡教育部接納小學教育檢討與執行委員會(PERI)的建議,逐步推行措施,提升教育的質量。
有關措施的目的在於讓孩子的學習過程更生動有趣、富有意義,同時培育和灌輸孩子更平衡的技能和價值觀……
級任老師指導課
級任在塑造學生的品格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 此,從2012年起,新加坡所有小學開始推行級任指導課的制度。學校每周撥出一節課,讓師生進行更好的互動,老師也可以藉機教導學生各種社交和情感技能。

* 圖片來源自moe。
藝體陶冶計劃
為了鼓勵學生走出課室、主動學習,新加坡特別設計了藝體陶冶計劃,讓孩子有機會激發新的興趣,學習新技能,培養良好的品格。
孩子將有機會在上課時間嘗試體育活動和接受戶外教育,以及學習表演和視覺藝術。到2017年,藝體陶冶計劃已逐步在所有小一和小二班級推行。

更活潑生動的教學法
新加坡的教師採用更具創意的教學法,讓課程內容活潑生動。例如孩子將通過調查任務和真實生活中的活動,學習數學概念;通過角色扮演和戲劇演出,掌握語言技能。
「戲劇課堂」
( ??? 打開孩子的心扉 !!! )
新加坡小學的課程里有一類非常有趣的課,那就是戲劇表演,孩子們可以自由地扮演成自己希望成為的角色,在角色中尋找開口說話的能力。
通過戲劇扮演,老師和學生一起創造虛構的角色,演變出自己的劇情,在儘可能安全的環境下,發出自己的聲音。當學生擔當不同的角色時,他們從多個角度看待事物。

* 圖片來源自淡濱尼小學(Tampines Primary School)。
在戲劇中,孩子們沒有固定的劇本,破除框架,老師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拓展劇情,討論劇情,引導他們感受戲劇中任務的心情,培養同情心。
此外,在結束表演之後,他們還會有反思的機會,在這過程中有哪些做得不夠好,那需要改進,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真實的自己。
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教育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在道德品質方面,自我發覺方面,反思溝通方面都會有較大的進步。
「戲劇課堂」
( ??? 重要意義還在於創作 !!! )
新加坡小學的戲劇課程,不僅僅是體會故事,體會故事中的人物,故事的背景,而到了中學階段,從教育的角度上來看,戲劇的重要意義還在於創作。

加東修道院女校
CHIJ Katong Convent
比如,在新加坡的加東修道院女校(CHIJ Katong Convent)中三的戲劇選修課上就有這樣一個問題:
「椅子除了可以用來坐,還可以用來幹什麼?」
這是她們的戲劇創作題目,學生們需要根據這句話創作出戲劇場景,並進行表演。
對於學生來說,這樣的課程不僅能夠讓他們打開思維的窗口,迸發創造力,更能夠在表演過程中釋放自己的能量,成為一個熱愛表達和溝通的人。
「戲劇課堂」
( ??? 戲劇與O水準 !!! )
在加東修道院女校,所有中一和中二的學生都需要在基礎課程中接觸戲劇,其中一些學生最終還會將戲劇作為高中階段的O水準應用科目,或是用於解決其他科目中遇到的問題,比如閱讀文學名著。

從表演到創作
(圖片來源自Thepeakmagazine.com.sg)
在基礎層面,學生們會學習表演的形式,基本的演技,了解人物的性格,到了高中階段,他們會更深入地理解,構建和創作戲劇作品。
戲劇課通常會讓學生合作,根據文字或特定的主題創作出各種情節,創作台詞,並進行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戲劇課程還會讓學生們對文學作品的了解更加深刻,進一步提高了其理解能力和語言能力。

而戲劇課程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鼓勵學生批判性地思考,對劇中的情節,台詞,場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印證。
當她們學習新加坡郭寶坤先生的戲劇「傻女孩」和「有趣的老樹」等劇情時,新加坡的歷史也悄悄的進入她們的記憶中。
該計劃的目的還在於幫助學生探索她們的興趣,以便學生們能夠對高中之後的教育選擇做出明智的選擇。
戲劇學習的效果:
1.培養對不同感受、思想的不同表達方式。
2.培養用問題的方式澄清意思,以及與他人的有效互動。
3.培養在團隊里有效配合和工作的能力。
4.培養解讀、分析、運用重要演講的能力。
5.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思想的自信。
6.培養學生對內容及形式的觀察、傾聽及反應能力。
正如CHIJ Katong Convent的戲劇協調員Yin Mei Lenden女士所說:
「戲劇被認為是一個能夠培養在日益複雜和變化的世界中,『點燃』學生能力的學習項目。」
當今世界正進入一個VUCA的時代,即易變(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Complexity)和模糊的(Ambiguity)。

面對如此多變的時代,無論對社會或個體來說,都是一大挑戰,那要如何自我調整和應對呢?
而戲劇,可以讓學生具備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的技能,並且在促進溝通和協作方面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