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農曆新年不到一個月,龍蝦銷量比以往增加10%。(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龍年吃龍蝦,吃出好意頭。借龍年到來之勢,新加坡漁場龍蝦銷量取得增長,當中的澳洲龍蝦成了最受歡迎的「網紅」。全島各家農場也把握時機,舉辦新年導覽活動,吸引許多家庭參加。
售賣來自美國波斯頓、澳洲,以及新加坡養殖龍蝦的魚業集團總裁葉國清(46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前兩個月龍蝦銷量平穩,因為許多新加坡人出國旅行;一直到1月,龍蝦銷量明顯增加,預估銷量提升了10%。」
葉國清指出,目前銷量最好的是澳洲龍蝦,這類龍蝦比較鮮甜,肉質飽滿度好,獲消費者追捧。至於新加坡養殖的龍蝦,業者是從國外進口龍蝦苗,養殖一年後再推出市場。由於養殖的龍蝦量有限,漁場會同時進口國外龍蝦來賣。
在這去舊迎新時刻,各家農場也抓緊時機,推出跟農曆新年相關的活動。位於雙溪登雅路的一家農場發揮創意,利用諧音讓「生菜」與「生財」掛鉤,舉辦了一系列的農場導覽團。
農場導覽專員李玉玲(29歲)說:「生菜與生財同音,我們以生菜作為主打,吸引公眾參加農場的導覽團,了解什麼是水耕種植,參觀農場內的溫室,以及親手種植生菜後帶回家照顧。生菜的種植期大約3至4周,新年時剛好就可以收割上桌。」
小家庭對農場導覽團感興趣 5人就可組團報名
李玉玲發現,新加坡很多小家庭對農場導覽團感興趣,如今只要5人就可以組團報名,導覽時間不超過兩小時。
她也提到,很多人仍然對農業抱持刻板印象,誤解農業須要動用許多勞力;其實農場也在與時並進,運用高科技生產,發展機械化耕種。

許多家長趁周末帶孩子參加漁場導覽團,在農場老闆白振成(白衣者)指導下,孩子們嘗試喂魚,感覺新奇又興奮。(取自早報網)
嚴麗瑩(36歲,商人)趁著農曆新年前的周末,帶著五5歲與7歲的孩子,參加漁場導覽團。
她說:「我想教孩子們成語年年有餘,所以帶他們來看魚,學習起來比較生動有趣,並且讓孩子們知道新加坡有漁場和漁業。」
她的兒子陳業峰受訪時說:「我喜歡喂魚,看到很多魚跳起來,很像在跳舞!」
陳詩琴(37歲,兒童食品零售業者)與孩子也參加漁場導覽團,她曾經帶孩子們去國外的草莓園採摘草莓,在發現新加坡有類似的互動性導覽團後就報名。
讓孩子親自接觸 更容易了解食物鏈和生態系統
「讓孩子們知道食物的來源,在他們親眼看到、親手碰到後,給他們講解食物鏈和生態系統會更容易。」
農場老闆白振成受訪時指出,在導覽過程中,會跟參與者分享,魚菜共生系統的趣味性和科學原理、漁夫的辛勞與挑戰,以及讓人們品嘗漁場製作的蔬菜冰淇淋。
白振成也提到,目前農場已經成功種植多種蔬菜,比如蘋果、絲瓜、快菜、奶白菜、千筋菜、香蘭葉、娃娃菜、皇京白菜與紫番薯葉等。
配合農曆新年到來,克蘭芝田園協會(Kranji Countryside Association Singapore)將於1月27日,主辦新加坡農產嘉年華,向公眾介紹和推廣新加坡農產品。屆時,將會有市集、美食街、年菜食譜分享、導覽活動、工作坊等讓人們參加,還會安排免費接駁巴士,點對點載送公眾來往蔡厝港地鐵站和各個農場,共有17家農產品業者會參與其中。

白振成經營魚菜共生科技農場,投注多年的心血,種植多種蔬菜和養殖魚蝦。(取自早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