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小學、初中是女學霸的天下,等到上了高中之後,女學霸們就不行了,高中、理科還是男學霸們的領域。但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研究與數據表明:女學霸越來越多啦!且男女學霸的比例、擅長領域並不存在明顯區別。不過,雖然學霸不分男女,但男學霸與女學霸確實有著不同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深耕高中教育多年,有著豐富的教育經驗與心得,讓我們透過這所學校,看看男生、女生不同的「學霸筆記」吧!

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
男女學霸的理科賽場
在高中段選擇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想考進比較牛的大學,基本上都會選擇攻讀理工科。原因其實很簡單。相對來說,中國高中生的數理化基礎紮實,而英語普遍薄弱,曾有學生這樣感慨:一旦出國,感覺在國內還算不錯的英語,到了新加坡就好像全歸零了。
有限的三兩年時間裡,能學好數理化課程,再把英語提高到雅思6.5分,便達到了海外大學最一般性的入學要求,而這對很多孩子來說,已經是可圈可點的成績了。
在這樣的英語基礎背景下,理工科專業或其他對英語要求不那麼高的學科,就成了中國孩子在海外較易實現的升學目標。從輔仁學校的升學結果來看,在這個理科賽道上,男、女學霸的比例並沒有明顯差異。但男女學霸在學習上,確實展現出了不同的特質。

2023輔仁錄取佳績
女學霸:興趣驅動的力量
首先來看女學霸們,她們更容易取得較好的英語成績。以輔仁2023年畢業生為例,其中,在雅思成績達到7.0及以上的人中,女孩是男孩的1.4倍。
或許可以說女生天生具有語言優勢,但更具體的表現是——女生對語言類學習更感興趣。她們中有人藉助語言,打開了更廣闊的平台,而有人基於熱愛,選擇繼續探索。

輔仁學校圖書館
李威校長還記得,大約10年前,有一位女孩跑過來向她感慨,說覺得GP( General Paper)太有趣了,通過GP,她能接觸到在中國無法體驗到的對世界的認知!
GP雖不是語言類科目,但需要用英語來學習。這位被GP吸引的女孩,後來放棄了新加坡本地大學的錄取,前往英國學習腦神經科學。而另一位女生,是2023年的畢業生,雅思考到了7.5分,她前段時間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坦白地說,香港中文大學並非輔仁優秀學生的第一志願,但這位女孩馬上就欣欣然地接受了!因為高中英語老師風趣、生動的教學法早就讓她對歷史語言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繼續研究語言學,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
所以,看似是語言優勢的問題,實際上是以興趣為導向的學習驅動力的問題。

輔仁畫室
男學霸:理性的優勢
在學習中,男學霸們有著更多的理性考量,他們展示出了很強的目的性。那些在大考前看似輕輕鬆鬆,萬事無慮的男學霸們,實際上,對自己的學習有著清晰地把握——在理性分析考綱與自己的學習情況後,他們在備考中的狀態顯得更加從容。
十多年前,有一位輔仁男學霸考上了國立大學,按照學校的老傳統——他們會回到輔仁分享升學備考經驗。那個男孩說的一席話,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說:「有同學說,好好學習是為了父母,為了老師,但對我來說都不是。
我學習就是為了我自己,我不能把青春年華放在新加坡而一無所獲。」這種清晰的認識與強烈的內驅力,讓這位男孩成功升上了本地最好的大學。

輔仁校門
而與男孩相比,女孩們似乎總有一層更多的顧慮——對他人的眼光與期待更敏感。
不過,這樣的敏感也讓她們有了更多的動力,平日裡,女孩們那優異、平穩的成績總能讓家長少操點心。記得有一年,在輔仁的模擬考中,前20的成績榜單上,只有兩名是男生!女學霸們原來這麼強嗎?看著這麼顯著的成績差,李校長不禁感慨道——不然把輔仁改成「輔仁女子高中」?
結果這一「暢想」當場就被女學霸們給否定了——沒有男生參與的學霸競技是不是有點沒勁?

輔仁實驗課
前面說到那次的模擬考——前20名里只有兩個男生,但其實那一年,實際上考進國大和南大的男女比例卻是1:1,從最後的升學結果看,學霸的男女比例又是持平的。
就這個結果,李威校長曾和孩子們做過一場討論,發現男生女生在大考前的心態有著很大的不同。男孩們說,看了考綱,再看看平時的學習情況,心裡覺得是有底的,所以平時他們該吃吃,該玩兒玩兒,什麼都不耽擱。
而女孩們則說,我們不知道要努力到什麼程度才能進入國立大學,所以我們只能拚命讀書。而最後,或許是這種相對輕鬆、大大咧咧的心態讓男孩們在大考中臨場發揮得更好。
男女學霸的日常狀態
最後,再談談女學霸與男學霸的學習生活狀態。比較起來,在輔仁校園裡,男孩子們對玩樂的事物很感興趣,如籃球社、足球社、羽毛球社、徒步社等等。
而媒體社、舞蹈社、音樂社、出版社……在這些社團中,多數都是女孩的身影。平時,女孩們也都喜歡打扮得美美的,一群穿著校服出門的女孩們,成為了烏節路上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輔仁社團活動

輔仁媒體社
男女學霸:各有所長,共綻光芒
總的說來,男生有男生的氣質,女生有女生的特質,這些都是這個世界的光芒,世界也因為這些不同而更加豐富多彩。但李威校長還是時常感慨:如果註定只有一個孩子,如果可以選擇,還是希望Ta是女孩兒。
你問那些考進牛劍的女生,為什麼最終選擇留在國立大學,女孩兒會說——國大也不錯呀!英國學費那麼高,為什麼要給父母增加那麼多的經濟負擔呢? 這樣體貼的女孩們,總讓人感到世界的更多溫暖。

烏節路的靚麗風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