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生育率持續下滑,首次跌破1,成為世界上最低之一。這一現象主要歸因於已婚婦女比例的減少,儘管婚內生育率有所上升。統計數據顯示,20至34歲已婚婦女比例大幅下降,尤其是25至29歲年齡段,從52.1%降至29.2%。同時,婚姻生育率在某些年齡組卻有所上升,如35至39歲婦女。
1. 新加坡生育率跌破1
新加坡近年來卻面臨著一個嚴峻的挑戰——不斷增長的單身女性比例,這被認為是導致新加坡長期嬰兒出生率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3年,新加坡居民的總生育率更是首次跌破1,這一數字在全球範圍內都顯得尤為低迷。

21至34歲的婦女對婚姻和為人父母的興趣明顯低於同年齡組的男子。
來源:ST
新加坡的總生育率下降到0.97,已然成為世界上最低的國家之一。
對此,人口專家發出了嚴厲的警示,指出如果新加坡人的結婚意願繼續下降,總生育率很可能會持續下滑。這一趨勢將對新加坡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新加坡國立大學永樂林醫學院的楊健教授指出,隨著適婚育齡婦女的數量逐年減少,且新加坡的法律不允許非婚生育,如果結婚率持續走低,公民生育的數量將不可避免地繼續下降。
2. 政府推出配套措施,但問題仍突出
面對這一嚴峻的挑戰,新加坡政府在過去二十多年裡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提高出生率。
這些措施包括為新生兒發放「嬰兒獎勵」現金禮物、增加產假和陪產假,以及延長政府對老年婦女體外受精治療的共同資助。
然而,儘管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育率的下降趨勢,但問題依然存在。
社會服務部發言人指出,20至34歲已婚婦女比例的顯著下降是導致總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25至29歲已婚婦女的比例從2005年的52.1%大幅下降到2023年的29.2%。

與此同時,儘管與2005年相比,2023年大多數年齡組的婚姻生育率有所上升,但這一增長並未能抵消已婚婦女比例下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例如,35至39歲婦女的婚姻生育率從每1000名已婚婦女45.5人上升到62.9人,但這仍然不足以扭轉整體生育率下降的趨勢。
3. 新加坡人觀念轉變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認為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伴侶,他們寧願選擇單身。這種觀念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推遲結婚和生育。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馬修·馬修斯博士表示,在新加坡,婚姻不再被視為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目標。
他指出,對未婚者的恥辱感已經迅速減弱,這雖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反映出社會對婚姻和生育的態度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面對這一挑戰,人口專家表示,新加坡不能把嬰兒出生率低迷視為一個註定失敗的原因。他們認為,儘管問題嚴重,但好消息是調查不斷顯示,很多年輕的新加坡人仍然想結婚生子。
然而,專家們也指出,除了促進婚姻和為人父母的政策和計劃之外,更難實現的目標是解決那些讓生孩子看起來如此昂貴和令人生畏的觀念的根源。
這需要直接解決一些父母感到壓力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以及更健康的觀點如何能夠取代最不健康的育兒文化。
參考資料:
1. 新加坡嬰兒出生率低下的原因在於單身女性比例上升, 海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