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先生註冊成為電商,選擇販售保養品。
(新加坡訊)男子透過TIK TOK追隨一名導師加入電子平台當電商,不到10天賺了快8000新元,想取出錢時卻被要求多付4000新元,不滿該平台做法而報警。有關電商平台表示,那是繳稅的費用,是正常的程序。
從事生產線工作的林先生(化名,46歲)告訴《新明日報》,本月初在TIK TOK上看見一名專門分享跨境電商的用戶,對方不時分享如何透過電商賺錢,並稱正在尋找合伙人。
「我有興趣嘗試和創業,於是聯繫他,他說如果要註冊成為賣家,不需要付任何手續費,他也會手把手的教我怎麼使用電商平台。」
林先生因此在12月16日註冊成為了「targetmall」平台的賣家,並選擇販售保養品。
「我必須先從倉庫進貨,所以我分兩次,總共花了1萬9000新元買了五六百罐護膚品。這些護膚品都是知名品牌,所以平均不算貴。」
林先生說,電商平台卻不時通知他違反了平台規定,並向他索取保證金。他前前後後另交1萬2000新元的保證金。
「他們說我不能清空貨物然後換別的物品賣。之前我只不過是想換另一個護膚品品牌,對方就要求我交保證金。」
林先生也說,該平台後來才告訴他,最多只能一次賣300件物品。
儘管如此,根據該平台的記錄,從12月16日至25日,他總共賺了6000美元左右。
讓林先生不解的是,當他準備把賺到的錢取出,對方要求他再付4000新元。
「電商平台的客服說這是要交的稅,但是稅應該是我自己付,不是通過他們,因此我覺得有問題,便報警。」
他指之前給買貨錢和保證金花了近3萬2000新元,如果把賺到的錢也算進去,約4萬新元被平台套牢。
記者透過平台聯絡上客服,對方表示要求繳稅是正常的依法程序,若不遵守就是逃稅。
「每個賣家開店前都應該知道需要繳稅,才能把帳號裡面的錢取出。」
新加坡警方受詢時證實接獲報案,案件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