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在網上吐槽說,在新加坡簡直窮成狗。收入不說,單說生活成本也太大了。租房砍去一大半,交通拿走一點,就連食物也是「貴」得很。
不過,新加坡真的有窮到吃不起飯嗎?
答案不僅是否定的,政府還甩出新加坡浪費食物極高的報告,每年3億4200新元就這麼打水漂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新加坡環境理事會對大約1000人展開為期六個月的研究後公布了最新數據,新加坡本地家庭平均每年總共丟棄價值3億4200萬新元的食物。
Omg….!這是什麼概念吶~這就相當於新加坡每個家庭丟棄了52盤椰漿飯,平均丟棄價值將近260新元的食物。
除了家庭食物上的浪費,研究也發現新加坡每年進口的200萬噸食物中,有39萬3000噸都是在包裝、存儲等過程中流失的,也就是這部分食物還沒消費就已經浪費了。
而這部分食物中,流失最多的是蔬菜水果,這也和新加坡本身的狀態分不開關係。
新加坡雖地處熱帶,卻不像周圍國家一樣擁有富饒的土地,所以大部分蔬菜和水果都是進口的。
還記得剛到新加坡,吐槽食閣菜量少,同事說:「在新加坡,菜比肉貴,老闆寧願多給一片肉,也不願多添一根菜」。
是浪費,也是壓力
食物的浪費不符合資源充分利用不說,還給新加坡的環境造成了巨大的負擔。新加坡處理垃圾的技術不說全球頂尖,也算是排名前列的。
按照新加坡目前處理廢棄食物的能力和食物浪費速度計算的話,每7到10年的時間就要建設一個新的垃圾發電廠,每35年就要建立一個垃圾填埋場。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對此研究結果曾聲明,新加坡(本來就)稀缺土地資源,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可以繼續持續下去!
剩餘食物也可以再利用

其實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食物也可以二次利用做慈善哦~
創立於2012年的新加坡食物銀行就是食物的好去處,它通過與食品廠、餐飲行業合作,收集多餘食品,再將其轉送給志願福利組織,以避免食物過期成為垃圾。
為了進一步減少浪費,食物銀行還曾推出過「食品儲藏室」計劃,1新元便能買到仍能消費的食品。既能不浪費,又能做慈善,簡直不能再貼心!
飽漢不知餓漢飢
根據去年聯合國《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顯示全球飢餓人數連續三年持續上升,平均全球每9個人當中就有1人挨餓。其中南美洲和非洲地區情況最嚴重。
所以身在幸福卻不自知的朋友們,要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節約食物,偷偷告訴大家節約小竅門:
餐點要適量,避免剩菜剩飯,減少浪費!
剩下的飯菜要打包回家,及時吃掉!
不要有攀比心,以節約糧食為榮,浪費糧食為恥!
剩下的米飯可以再次熬成粥,剩的麵條可以炒著吃或者做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