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8日訊)疫情當前,運輸費高、航班延誤導致更多大閘蟹「命喪途中」,供應商成本起,但因經濟不景氣不起價。
經營Choimart的蔡先生(34歲)告訴《新明日報》,他經營大閘蟹進口已經6年,今年因為疫情關係,不僅運費更貴,而且航班不穩定,經常延誤,而螃蟹是活的,一旦延誤就會造成很大影響。
他今年收到的大閘蟹死亡率在10%至20%,而往年100公斤的螃蟹只有幾公斤不幸死於途中,
「我已經算是幸運。有的進口商的死亡率更高。」

受訪餐館說,雖然有許多人慕名前來品嘗大閘蟹,但人氣與往年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檔案照)
他也指出,今年中國有些大閘蟹售價較往年更高,加上人民幣起,讓他的營運成本比去年更高,但他卻維持跟去年同樣的售價,個頭較大的大閘蟹每公斤價錢維持在120元( 約366令吉 )的水平,因此利潤減少。
他說,畢竟經濟不好,而且他從事這行是出於興趣,所以選擇不提價。目前來看,今年的需求依然不錯。
每年10月到12月是食用大閘蟹的季節,原本經營網絡生意的蔡先生都會花兩個月時間專注進口螃蟹,供貨給餐館和企業,也讓公眾通過網絡訂購。
進口大閘蟹已超過20年的永佳商行負責人黎仁妮受訪時說,中國前段時間慶祝國慶,因此入口價格較貴,而且此前因為洪水成禍,產量受到影響,但品質依然很好。
她說,今年本地人可能因為無法出國都留在本地,加上少了有人可以私自帶螃蟹入境,詢問的顧客增加了,目前銷量如何還有待統計。
位於牛車水的川菜菜館川苑酒家每年都會售賣大閘蟹,餐館經理受訪時說,今年受疫情影響, 餐館受到很大衝擊,而大閘蟹雖然因空運航班減少,運費增加,但餐館的售價跟往年比便宜近一半,基本上是成本價出售,希望吸引顧客前來。
她說,雖然有許多人慕名前來品嘗大閘蟹,但人氣與往年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