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以外的海外疫區中,除了日本之外,疫情最嚴重的當數新加坡。
新加坡的疫情到了本地人傳人的社區傳播階段。目前,新加坡45個確診病例中,本地傳播已經占了23個。
新加坡共有570萬人口。也就是說,新加坡確診病例已經占到總人口的十萬分之0.79。這個數字其實比中國不少省份還高。
而且,新加坡面積只有719平方公里,是深圳的36%。所以,新加坡是世界人口密度第2的國家(比深圳市還高出20%多)。這些都有利於疫情傳播。

許多國家已經發出文告,呼籲國人不要到新加坡,已經在新加坡的,要儘快離開。有在新加坡的中國人就表示,新加坡已經「佛性」對待病毒蔓延了,「讓國民認命」。
不過,新加坡目前卻並沒有採取嚴防死守的防控策略。
新加坡為什麼敢這麼做?
新加坡擁有世界頂級的醫療水平。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最有效醫療體系排行榜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6,亞洲第1。

另外,新加坡醫療效率特別高,政府醫療開支只占GDP的2%出頭(一般已開發國家在6%-10%),卻能覆蓋絕大多數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最基本的醫療保障。
至今,新加坡還沒有致死病例。這也是新加坡能打贏疫情的底氣所在。
不過,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普通國民有著較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在亞洲國家裡,日本、新加坡的乾淨衛生是大家公認的。在新加坡,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公廁不沖馬桶都可能被重罰。而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新加坡政府一再強調,國民要經常用肥皂洗手。
其實,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病毒傳播的一環,但做好個人防護,也會成為阻斷疫情傳播的關鍵一步。
而且,新加坡是外向型經濟體,2018年新加坡進出口貿易總額高達7840億美元,是GDP的2倍多(GDP是3642億美元)。
所以,全面嚴控,新加坡經濟也吃不消。
回到新加坡應對疫情的策略。疫情防控的另一面,是社會資源消耗。
新加坡採取的措施,只不過是結合新加坡實際,做出的理性權衡、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