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今早(27日)宣布,將應對新冠病毒的級別定為「黃色」,但採取的一些措施已超越黃色級別。
本地在多年前已定下「疾病爆發應對系統」框架,通過綠、黃、橙、紅四個顏色作為疫情發展指標,反映當下情況,同時幫助全國的政府機構等協調應該採取的預防措施。
香港1月25日已宣布把新冠病毒的應變級別提升至最高的「緊急」級別。那麼新加坡的應對級別仍保留在黃色,是不是低估了風險?

對此,衛生部長顏金勇表示,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應對框架,而我國和香港的系統相當不同。儘管如此,本地目前採取的預防舉措已超越黃色級別,而必要時會再調整。
黃色的定義為「疾病在新加坡傳播但較輕微或受控制」。
橙色則為「疾病嚴重並容易人傳人,但還沒在新加坡普遍擴散,並受控制」。
在橙色級別下,本地會有隔離、體溫檢測或限制醫院訪客等措施。而這些措施目前已在我國推行。
共同領導聯合應對小組的黃循財指,雖然專家現階段認為新冠病毒的傳染率與死亡率比沙斯來得低,但情況不斷改變,我國得作好心理準備,這可能比沙斯嚴重。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前天指出,根據觀察新冠病毒在潛伏期內,即使未出現症狀時也有傳染性,這點與沙斯不同。黃循財說:「如果出現症狀前就可能有傳播的風險,病毒會散播得更快,因為我們沒辦法找出病例並進行隔離。」
儘管如此,政府認為病毒在潛伏期就有傳染性的說法還沒有確鑿證據,沒必要因此改變我國的處理方式。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他們目前對「病毒在潛伏期就有傳染性」還沒有定論,還需要繼續進行研究。

黃循財說:「我們所採取的措施必須依據數據和醫療指導……我們無須過度反應,這不是新加坡的做事方式,我們要保持冷靜。」
但他強調,政府針對任何情況已有應急計劃,必要時會「不惜資源」,實施更嚴厲的措施。
黃循財也指出,中國在處理這次疫情時已全力以赴,也更快地分享了基因組序列。這讓我國能更快診斷並採取措施避免病毒擴散。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