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眼界、思維都在不斷的提高和拓寬。特別是在教育領域,曾經以「成績為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孩子的品德、個性、眼界等學術成績以外的素質。
目前,新加坡正處於教育改革的第四歷史階段。

第四歷史階段(2012年至今)

自21世紀開始,未來世界的發展將呈現出不穩定、不確定、複雜、模糊等特點。
這一階段新加坡教育主題是「以學生為本,以價值為導向」的階段。這一階段以學生為中心,更加強調價值觀、品格發展。
價值觀包括「自我價值」、「道義價值」和「公民職責價值」。
「自我價值」的核心是給予學生自信心和自我意識,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力;
「道義價值」培養學生在多種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尊重、負責、關懷和賞識他人;
「公民職責價值」則培養學生成為堅強、有毅力、有知識、有見聞,國家有難,能奮起捍衛祖國的好公民。


多元化教育:德育為首一

新加坡政府高度認識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把它放在學校教育的首位。
經濟的高速發展,一方面使社會現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激發了人們的開拓進取和創造精神;另一方面也帶來一些負面效應,人與人之間愈來愈多地形成金錢利害關係,追求物質利益的慾望壓倒其它一切追求。
由於功利主義價值觀的影響,帶來諸如民族與國家意識淡薄,缺乏公德觀念、學校偏重智育而忽視德育、極端個人主義盛行、道德水平下降、犯罪率升高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嚴重關注。
新加坡政府明確表示:「要追求現代化,不要西方化」,「要建立新加坡的新文化」。

做一個志願者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收穫就是對待周圍的人,特別是弱勢群體抱有善意,同情心。
而培養這種品質的最好辦法就是參加各種深度的志願活動,在新加坡中小學,這樣的活動多不勝數,孩子的空閒時光大多都在為改變自己,改變新加坡,改變世界做著自己小小的努力。
在新加坡聯華小學(Lianhua Primary School),一場志願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著,儘管下午炎熱潮濕,年輕的小志願者們高興地收拾並分發了450多個節日禮品袋。
這樣的時刻,讓年輕的志願者明白了為他人帶來微笑的意義。


勿以善小而不為

任何人都能發光發熱,不論多小的努力都能對別人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即使是最微小的善舉也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這是聯華小學想要給每一個學生傳遞的信息。
為了踐行這一理念,聯華小學的學生們可以自願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此外,學校和老師鼓勵他們發起自己的項目,帶領他們的同齡人一起帶來改變。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合作者,一個獨立思考和積極參與者,學習關心周圍的人和事情,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讓孩子們學會伸出援手

學校小一至小六年級的92名學生,連同老師和家長一起,為在蔡厝港居住的450名貧困家庭的老人送去了孩子們的關懷。
小五年級的Ankit Rathi表示:「當我的父母告訴我,他們看到我對周圍的世界有更深的理解時,我非常高興。」
在農曆新年期間,小五年級的王新月同學組織了自己的活動,邀請那些在農曆新年沒有孩子陪伴在身旁的老人一起過年。
為了籌集資金幫助學校的貧困家庭,另一組小五年級的學生和自閉症等有特殊需求的人一起策劃了籌款活動,他們一起製作皮革工藝品並出售,用籌得的資金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幫助別人時的快樂和感動,還讓他們受到了新的啟發——那些有特殊需求的人和普通人一樣,他們有希望,有熱情,他們善良,且擁有堅定的信念和堅韌不拔的素質。這些品質,都是孩子們可以學習的寶貴財富。
看到小志願者們熱情的與他人互動,傾聽他人的心聲時內心的快樂和感動,家長和老師們也非常感動和驕傲。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新加坡留學的相關信息
可以添加小助手好友進行諮詢喔~


